商代书法的形成与类别介绍

商代,是甲骨文盛行的一个时代。而这甲骨文又是怎么形成演变来的呢?!所以,在嗦商代书法之前,我们先嗦一下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史上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即仓颉造字说,结绳记事说和起一成文说。

仓颉造字,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春秋纬·元命苞》)。听起来蛮吓人的,所以,仓颉造字只是一个传说罢了,但有类似于仓颉这样的人或是仓颉本人对文字进行一定的规范整理是可信的。

结绳记事,这个好像也不怎么可信,因为结绳和文字是两回事,怎么能发展成文字呢?所以,否定!

起一成文,这是宋代郑樵提出的说法,他是根据道家哲学思想来解说汉字的起源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的这种观点,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穿帮镜头的意思。

那么,文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原始图画,因为这些符号和图画在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找到相类似的字,所以现在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汉字的一个源头。

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这些符号和图画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丰富,直至商代形成了甲骨文,而至于是谁对文字进行了规范整理我们却无从知晓。好吧,嗦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们还是回归正题吧——商代书法。

商代书法包括甲骨文,金文和零星的墨迹,刻石刻玉书法。先来看看蔚为壮观的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以商代甲骨文最具代表性(后来的西周也有甲骨,不过很少)。甲骨文的出土除了殷墟小屯外还有我们的大济南的大辛庄,是2003年发掘出土的,当然,出土甲骨文的还有其他地方,身为济南人记住最有名的殷墟和我们的大济南就可以了。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甲骨文的载体:甲,指的是龟甲,有腹甲和背甲之分,占卜所用以腹甲居多;骨,有牛,羊,猪,虎,鹿等兽骨,占卜所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占卜的过程我不再叙述,因为我没有亲眼见到过,只是从书上看到过,本身对这个占卜过程就不清晰,再加上这样的传说容易误导大家,所以,如果大家对这个有兴趣可自行去研究。

一篇完整的卜辞,字数多寡不同,多者近百字,少者三四字,一般情况下二三十字左右,其内容通常由叙事,命辞,占辞,验辞组成,但四项俱全者为数不多,一般都无验辞。甲骨文中除了卜辞之外还有一些记事刻辞(比如甲子表,祭祀表,四方风名以及记录龟甲的进贡和兽骨的采集等)和习刻(就是平时在龟甲上练习的刻字)。

金文,商代金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字词为主的少数作品,通常称之为族徽文字。另一类是文辞连贯,篇幅渐长的作器铭功之文。商代篇幅稍长的铭文不多,而且时代也都稍晚。所以我们都是说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

墨迹,包括朱书和墨书。在商代的墨迹中有两件是留存在甲骨上的,书而未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有些甲骨文是先书后刻的。另外,玉器上和陶器残片上也有留下的或墨或朱的笔迹。虽然这些出土的都不多,但它们却是最早的笔墨遗迹,可以猜想,早在商代就已有毛笔了。

刻石刻玉作品,因数量少,亦不再叙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shangchaogushi/37110.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