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夏商文化的活化石

它是水族的百科全书,是解译夏商文化的活化石―――水书里保存的古文字。

水族水书的研究和保护正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关注。日前,《水书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课题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正式立项。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的水书及水族文化课题已有4个,而且有关部门已将其列入“国家重点历史文献遗产工程”进行抢救和保护,并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解读华夏文明的“活宝库”专家介绍,水书是一种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文字符号系统,是记载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法学等古老文化的典籍,可谓水族的“百科全书”。它主要靠手抄、口传流传至今,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目前在水书中发现的水族古文字约有800多个,加上异体字,共有1400多个,由三类组成:图画文字、象形文字、借用汉字。水族人把能看懂水书的人称为“鬼师”或“师人”,现在又称为水书先生。贵州是我国水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境内水族人口36万多人,占全国水族总人数的90%。贵州省荔波县档案局姚炳烈局长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水族受到歧视,水书一直被视为反书、鬼书、禁书,全靠水族的水书先生冒着生命危险加以保护才得以传承至今。目前荔波档案局藏有水书6400多册,这些水书得来实属不易。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是研究中国夏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两年来,荔波组织几十位精通水书的水书先生对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夏代陶器上24个符号进行辨认、识读,已破译出一半以上符号的含义;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现存的水书文献中,找到与夏陶符号完全相同的文字符号就有13个。姚炳烈告诉记者,水族古文字与夏陶符号的相同,有助于认定夏陶符号就是一种原始文字,而且说明古老的水族文字可能是夏文化遗存的一脉,说明水族先民至少在夏商时期与汉民族的发展是并行的,水族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水书研究的重大突破令人欣喜,但水书的保护难以让人乐观。贵州省水家学会副会长、水书专家蒙熙林告诉记者,目前贵州省境内估计有水书2万多册,荔波档案局有6400多册,三都县收集有5000多册,还有1万多册散落在民间,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征集难度特别大。虽然荔波近年来已投入100多万元,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而且近年来水书研究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来自日本、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某些专家不断从民间收购水书,一批珍贵水书正在流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书先生的传承已经出现断层,水书先生的数量在急剧减少。据统计,全国有1000多名水书先生,但绝大部分已在60岁以上。对现有水书进行注录和鉴定有利于水族文化的研究和继承,但目前荔波6400多册水书中仅有1500多册得到破译和整理,而破译出的一些水书孤本因无经费也不能修订、审稿、出书。姚炳烈忧心地说:“有形的水书研究和保护都这样难,更别说水族中那些没有文字记载的大量古歌了,根本就没有能力去留存。”姚炳烈心中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建一个水书博物馆,尽最大能力保护水书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shangchaogushi/3712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