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能够与岳飞、张自忠相比吗?

如今,张灵甫是网上最风光的国军将领,风头盖过他的许多顶头上司,包括真正的名将薛岳、王耀武。实际上,张灵甫仅是一员将才平平的将领,一生连象样的勋章都没获过,要说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与共军作战“光荣捐躯”。日后,果粉将张灵甫当作反共图腾,给他抹上了一层层的光环,使得张灵甫在网上名声大噪,成为反共祭坛的一尊泥神。近日,围绕为张灵甫建陵的问题,网络上掀起了一场风暴。反对为张灵甫建陵者有之,主张保留陵园者亦有之。后一类人的代表有王希哲,这位先生发表了这样的评论:

“中国人都热爱岳飞(最近的汉奸分子除外),视他为民族英雄的模范。然而岳飞对外抗金,‘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对内,作为大宋‘天阙’的将军又何尝不会去奉命坚决地镇压农民起义,对造反农民欠下血债?如此,便不应为岳飞建下陵墓,俾精神传之中华后人?张自忠是早牺牲了。若他活在抗战胜利后,安知不是另一位‘张灵甫’?”

按照王希哲先生的看法,张灵甫堪与岳飞、张自忠比肩,是一位民族英雄式的人物;只要是抗击过外敌的将领,都应象岳飞、张自忠那样被纪念。看来王希哲先生并没有搞清楚:我们纪念岳飞、张自忠的前提,是因为他们两人的功大于过。否则,同样是抗击过金军的名将,张俊为什么不受后人纪念,还被铸成铁像跪在岳飞墓前?

张灵甫与岳飞、张自忠没有可比性,无论从功过还是人品看都如此。现在分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第一, 岳飞、张自忠一生功大于过,而张灵甫的一生却正好相反

在岳飞的一生中,抗击金军进攻是主要方面,而镇压农民起义是次要方面。张自忠是在反侵略的战场上战死的,而不是在反人民的战场上战死的。所以,他们受到纪念是当之无愧的。而张灵甫主要是靠打内战出名的,与岳飞、张自忠不可同日而语。

今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把张灵甫吹得神乎其神,说成抗日十大名将的第九名,排在他的上级名将王耀武之前。其实,张灵甫根本不是抗日名将,其抗日战功有人为拔高的地方。八年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有对较大战功的将领,往往会授予青天白日勋章,并提请美国政府授予自由勋章。而张灵甫从未获得这两种勋章。有人说他获得美国金质自由勋章,这早已被网友考证是假的。黄埔军校网公布的自由勋章获得者名单,里面根本没有张灵甫的名字。

在张灵甫的生前死后,蒋介石政权虽然对他极力旌扬,却从未说过张灵甫是抗日名将。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出版了一本《抗战伟人传》,里面介绍了许多抗日著名将领,包括卫立煌、王耀武、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等,但却没有张灵甫的大名在内。国民党军队里的将领们,也不认为张灵甫有多大的抗日战功。1974年香港《春秋》杂志总第406期,发表了国民党方面人员写的《汤恩伯与苏北之战》,介绍了1946年国共双方在华中的交战。文中说:“苏北之战的最高峰,是淮阴地区被国军攻克……就因为这一战,原先无籍籍名的张灵甫一变而为国军中的英雄人物。”可见,在国民党军政人员们的眼里,张灵甫在抗战后仍籍籍无名,是靠打内战而成为“英雄”的。

目前许多关于张灵甫的抗日神话,都是虚浮夸张甚至编造的东西。这里略举一两例来加以说明:

按照某些国民党粉丝的说法,张灵甫作为51师153旅305团团长,参加了“八一三”凇沪保卫战,在嘉定作战时“面对武器装备远远优于国军的日寇蜂拥冲锋,杀红眼的张灵甫甩掉上身军服,抱着机枪跳出战壕,身先士卒带领100多名敢死队员迎头痛击,杀得日寇丢盔卸甲,抱头鼠窜。后他率领该团又连续打退敌人七次冲锋,打死打伤日寇800多人。”但历史事实是:国军几个师在嘉定狙击日军,双方进行了40多天的拉锯战,整个战役期间击毙的日军共1200名,何来张灵甫的毙敌800余名之功?事实上,张灵甫并没有参加这次战斗。51师扩编为2旅4团的甲种师,直到1937年10月才算完成,张灵甫这时才当上305团团长。也就是说在淞沪的嘉定作战时,压根儿不存在张灵甫这个团。

许多国民党粉丝宣称:“当年武汉保卫战中,若不是张灵甫提议奇袭张古山,安有国军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万家岭大捷?”但事实是:张古山在万家岭战役中,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当时共有十个主战场,张古山只是其中之一。这与万家岭地区的地形有关,这里虽不是一马平川,但也没有关隘天险,是些高高低低的小山包,最高峰万家岭只有50米高,张古山的高度更只有30米。万家岭处处都是战场,因而形成了十个主战场。有的高地你打下来,包围圈就缩小一点,不意味着敌人被消灭;反过来敌人将它夺了去,包围圈就扩大一点,不意味着包围圈被撕开。张古山就是这样一个高地。当张古山陷落日军手中时,日军并没有从这里冲出包围;在国军最终夺回张古山后,日军从其他地方炸开一个通道,约有半数兵力逃了出去,谈不上“全歼日军一个师团”。所以张古山的得与失,并不是万家岭大捷的决定因素。所谓“张灵甫奇袭张古山”,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张古山三陷三夺的争夺战,总不能次次都是奇袭吧?所以无论有没有奇袭,张古山都是可以攻占的。另外还必须指出:提议奇袭张古山的是王耀武,而不是后来某些人所说的张灵甫。早期的张灵甫因张古山而出名,是因为田汉编剧《德安大捷》。这个戏里面有艺术夸张。比如按照这部戏里的说法,高度只有30米的张古山上,居然有个“鸟兽绝迹的鹰绝崖”,张灵甫率领突击队攀登悬崖而上。剧中采取这样夸张的说法,原意是振民心、鼓士气,今天却被某些人当成史实。同样,剧里为了歌颂抗战将士,出现了基层军官张灵甫的真名,现在却被看成为张灵甫树碑立传。这样的结果,是田汉当初所没有想到的。

第二,岳飞、张自忠具有许多优秀品质,而张灵甫的人品则令人垢病

岳飞、张自忠堪称时代的优秀军人,是爱国、爱民、爱兵的典范,在旧军队将领中非常罕见。史载: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张自忠部也以军纪严明著称。张自忠的一位族弟调戏妇女,张自忠得知后将他逮捕监押,后又驱逐回乡、永不录用。岳飞、张自忠两人立身严正,人品没有多少可批评之处;而张灵甫则留下了太多的恶闻。

张灵甫最出名的恶行是杀妻。1935年冬,他在回西安老家探亲期间,开枪打死新婚的妻子吴海兰,然后若无其事地潜回部队。一时间,“团长杀妻案”轰动古城,吴海兰家到处告状上访,一直闹到了宋美龄那里,蒋介石只好下令将张逮捕。至于杀妻的原因,军内同僚说是怀疑妻子有外遇。近年翻案风大起,说成吴海兰偷拿张灵甫的文件,从而推演出她是一名“共谍”。事实上,张灵甫回西安是探亲,怎么可能携带文件前往?何况,按照国民党军内的规定,军官不得将文件带回家中。当年,蒋介石都不相信这共谍之说,照样将张灵甫判刑入狱;胡宗南也不相信共谍之说,拒绝让张灵甫回自己的部队。据查,“共谍”说法只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张灵甫本人。张灵甫跟王玉龄这样说,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对年仅17岁的新婚妻,你能说什么呢?说是怀疑前妻有外遇就开枪,或说是感情不和就开枪,那不就成了赤裸裸的威胁了吗?一个二百五都不会这样傻的!

在张灵甫的一生中,弃妻,杀妻,休妻样样俱全,从中不难看出张灵甫真实的为人。最让人弄不明白的是,象张灵甫这样的花心大萝卜,居然被果粉说成了情圣!张灵甫的同僚吴鸢曾评论说:“张灵甫是个登徒子,曾先后结过4次婚。原籍早婚的那个女人始终住在乡下,一生不见天日;第二个是被他打死的;第三个是陕西高翰林的孙女,是一个略有旧文化知识的封建式妇女,由于相貌平常,不受宠爱,生了一女,没有随军行动。第四个是1945年冬,他从陆大受训回到部队驻在长沙,当时的职务是七十四军副军长,经友人李某的介绍,与王玉玲相识,以王氏年轻貌美和张的金钱地位,使两人的婚事很快就谈妥了。当七十四军到达南京,张就任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后,两人去上海举行了结婚仪式。不久高氏闻讯,匆匆从西安赶来交涉,经过几轮谈判,最后始由张给予一笔可观的赡养费,让高氏回陕隐居。这位王夫人美丽多姿,不甘寂寞,艳史遍传,如“灵甫号”的舰长就是她的情人之一。后来去台转美,入了美国籍。”

今天网上的许多国民党粉丝,宣传张灵甫如何爱兵、爱民、爱国,是一位清正廉洁的正人君子。事实果真是这样的吗?

张灵甫是怎样“爱兵”的呢?曾经在74军任职的周更声撰文说,张灵甫治兵严苛,手段暴戾,时常杀一儆百:“他在当师长时(笔者注:应指张后来在第58师任师长时),曾对他的团长刘光宇说:‘明天纪念周,你团里有几个(他的惯用术语,就是有几个要枪杀的官兵)?’刘团长说:‘我团里没有。’张灵甫说:‘你们团里总是没有。明天一定要替我找几个出来。’刘也说:‘只有拿我去枪毙吧。’”。象张灵甫这样杀妻、杀兵如儿戏的人,在那些整天呼喊人权的果粉眼里,居然成了高尚正直的“伟光正”人物,这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看来,这世界上什么奇异动物都有。

张灵甫是怎样“爱民”的呢?他在率部进攻解放区期间,对当地民众犯下了累累暴行。整编74师进入解放区后,烧杀、抢掠、奸淫无所不用其极。据某些家在沂蒙山区的网友介绍:在进攻沂蒙山区的过程中,74师尖兵进入张官村时,发现了几双绣有红五星的鞋垫,便将做鞋垫9名妇女全部枪杀。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包围时,74师将附近许多村庄烧毁焚平,将来不及逃跑的村民一律枪杀。尤其令人发指的是,张灵甫为了解决粮食的困难,便下令在解放区“就地补给”,也就是让部队抢掠百姓的粮食,对敢于反抗的老百姓全部枪杀。解放军在孟良崮战役中俘虏的敌官佐,有前日本军官佐加滕等之和松下一冠。抗战期间,他们曾经参加“扫荡”敌后根据地,血腥屠杀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抗战胜利后,他们又充当张灵甫的军事顾问,为他出谋划策进攻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区内推行“三光政策”。国民党粉丝称张灵甫为“民族英雄”。试问:有如此屠杀百姓、认敌为友的“民族英雄”吗?!

国民党粉丝宣传张灵甫“爱国”,并列举他的许多豪言壮语。但判断一个人是否爱国,主要不是看他的言论,而是看他平时的行为。诚然,张灵甫打仗是比较勇敢的,但这不能作为爱国的根据。当时许多打仗勇敢的军人,并不是为了国家和百姓,而是为了个人的升官晋级。张灵甫这个人是否真爱国,我们不妨看他在陆军大学的表现。他的同学董其武将军在回忆录中说:“在陆大受训,将领班的将领按规定每人可以带一个参谋,但是我们班里的张灵甫(就是后来所谓王牌军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在孟良崮被解放军打死的那个张灵甫),却带了两个参谋去上学。他每天只上一节课,其余的课让参谋替他去上。他花了七百万元在重庆近郊买了一处洋楼,每天在那里养尊处优,吃喝嫖赌。一个星期天,他请我去他那里。我到了一看,富丽堂皇,光彩耀目,简直象一座王宫。又是舞厅,又是餐厅,看得我眼花缭乱。我这个在塞外前线,吃土豆睡土炕的将领实在坐不住,我忙向主人佯称有事告辞了。这样的将领怎么能抗日,怎么不失掉民心军心?这样的政府怎么不招来国难,怎么能不亡国?”张灵甫在国难当头时入陆军大学,不认真学习军事以报效国家,而是整天逃课在别墅里花天酒地,这还能够说是一名爱国军人吗?据他的末任妻子王玉龄回忆,这期间他曾经坐飞机到湖南,为的是一睹美少女王玉龄。这难道是以国家为重的表现吗?在战火纷飞、生灵涂炭的年代,他竟能在大后方花巨金买洋楼,有谁相信他是一位清廉的将领吗?

可见,拿张灵甫与岳飞、张自忠相比,简直就是对后两人的侮辱。即使从军职地位来说,张灵甫与后两人也相差甚远。岳飞的地位相当于战区总司令,张自忠是集团军上将总司令。而张灵甫在八年抗战期间,仅是一位少将副军长而已。还必须提到的是:作为同时代将领的张自忠,其政治态度与张灵甫显著不同。抗日战争时期,张自忠在与心腹部下谈话时,就流露出对国民党政权的厌弃,以及投奔共产党阵营的想法。他说:“国民党部队腐化,各人保存实力,不是真正同日本人打!”“我们要是跟共产党跑,共产党要不要我们呢?跟国民党早晚会完蛋!”张自忠麾下的头号大将张克侠,更是很早就秘密加入了中共,后来在淮海战役中率所部起义,对全歼黄百韬兵团起了重大作用。相反,张灵甫在抗战期间积极反共。他在面见蒋介石时说:“中国当前之患,不在日寇之侵略,而在共匪之叛乱。”此话深得蒋介石的赏识。于是,蒋放着几位中将候选人不用,而钦点张灵甫为青年军师长,将他送入陆军大学将官班培训。

张灵甫的抗日军功并不高,又有枪杀妻子等诸多恶行,是一位并不值得宣传的人物。今天张灵甫在网上被大肆浸染,完全是某些势力的反共需要。他们给张灵甫涂上一层层的光环,把他说成战功累累的抗日名将,一位骁勇无双的善战将军,一位效忠“党国”的忠勇之士。可惜的是,这些都是吹出来的泡沫,根本经不起事实的检验!

张灵甫是否一位抗日名将,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现在再谈谈两个问题:

第一,张灵甫是否能征善战的骁将?

许多国民党粉丝将张灵甫捧上天去,说他是中国近代最能打仗的将军。事实上,这一说法连张的同僚都不认可。曾任74军人事处长的吴鸢评价他:“他当一个营、团军官是可以的,要当军、师长则是难以胜任的。李天霞平时说他是张飞,有勇无谋。他平时不务实际,专好附庸风雅,喜骑马、练字,收买古董字画,室内悬挂成吉思汗、拿破仑等人的画像,俨然摆出一副儒将的风度……在作战紧要关头,拿不出办法,有时只晓得‘冲’。充分表现出‘一介武夫’的样子。”吴鸢对张灵甫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张灵甫在淮阴之战中的表现就是如此。他在攻城受阻时束手无策,只想亲率警卫部队上阵冲锋,显示出有勇无谋的武夫本色!王耀武保举张灵甫当74军军长,是认为同颇有心机的李天霞相比,头脑简单的张灵甫比较容易操纵,有利于他继续在幕后掌控74军。张灵甫当上74军军长的结果,是该军参加内战不久就被歼灭,比其它四大主力提早了一年半。这是对张灵甫军事能力的最好诠释。

国民党军最高统帅蒋介石,在一次内部讲话严厉地说:

“第四、第七十四师此次为准备进攻坦埠,特从垛庄到唐家峪子修筑三十里公路,以便重武器通过,这真是莫大的错误。现在张灵甫们军队的一举一动,往往为匪军所侦知,何况张灵甫们修筑这样长的一条道路?他当然可以判断张灵甫们会进攻坦埠。所以匪军第六纵队不顾一切,冒险窜出,目的即在南北夹击第七十四师。张灵甫们受了这次教训之后,对于封锁消息,隐蔽企图,保守秘密,一定要特别注意!

第五、第七十四师此次还有一个错误,就是不侦察地形。孟良崮是石山,既没有水源,而且敌人的炮火易增威力,怎么可以选作阵地呢?但是第七十四师各级官长事先疏忽大意,对此不侦察,不研究,所以后来要牺牲在这个阵地上。”

1947年5月19日,蒋介石在谈到孟良崮之战时说:

“讲到这里,我要提出最近一次的教训告诉大家,这就是第74师在孟良崮战斗的经过。74师这次在鲁中攻击匪军根据地坦埠,攻击两天没有攻下,发现敌人的主力已向他包围,于是全师撤退到距蒙阴30里的一个山地――孟良崮。当时全师有六个团兵力,如果师、旅、团长平时有高深的战术修养,能够选择适当的地形,配置兵力,构成周密的火网,则不论敌人兵力如何雄厚,绝不能在一天之内解决张灵甫们。但当时该师不守山口,只守山头,而山头又是石山,又没有饮水,因此敌人的炮火威力倍增,而张灵甫军的伤亡更大,以至整个失败。”

蒋介石对张灵甫的将才作了定评:没有高深的战术修养。一个堂堂的王牌军军长,被自己领袖批得狗屎不如,让张灵甫有何脸面见同僚啊!唉,写得一手好字,马骑得再好又有啥用?这些临阵都派不了用场,只能让人想到一个成语:绣花枕头一包草。

第二,张灵甫是否忠诚“党国”到底?

今天的许多国民党粉丝,将张灵甫作为他们的反共图腾,是因为张在孟良崮之役中阵亡。在这些国民党粉丝看来,张灵甫是为“党国”战死的。事实上,张灵甫是放下武器投降之后,又被仇恨他的解放军战士枪杀。这有当年陈毅讲话和华野验尸报告为证。陈毅的讲话明确说“张灵甫是我们杀的”。华野的验尸报告透露,张灵甫是冲锋枪弹从左后脑打进,从右下颚穿出而致死。而张灵甫身材高大,这样的弹道只有他取跪姿才能形成。当年战地记者的报道也证实:张灵甫的致命伤口在后脑。《孤军困守,横尸遍野――蒋七四师覆灭情景》这篇报道说:“……师长张灵甫于孟良崮企图突围逃生时,被人民解放军以缴自蒋军的美造汤姆机枪击中后脑,与他的近万名官兵一起,葬身在孟良崮。”另一篇《美械师长张灵甫死在美式武器下》报道也说:“当蒋军七十四师师部被歼时,张灵甫妄图突围逃生,人民解放军手中的美造汤姆枪挡住了他的去路,弹中张氏后脑而死。尸首查出后,经被俘之该师辎重团上校团长黄政、五十八旅一七二团上校团长雷励群及张灵甫之侍从秘书张光第等人前往辨认,确证张氏后脑被汤姆枪炸烂,血与脑浆均已干涸。”

但是,国民党粉丝却不相信这些铁证,坚持张灵甫是自杀“成仁”的。作为张灵甫的一名超级粉丝,钟子麟在她写的《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中,也极力让读者相信张灵甫是自杀的。钟子麟无法否认张灵甫致命弹道的位置,只好引用沂南县史志办主任郑国华的说法。这位郑国华教授认为:“粟裕将军谈到:击中张灵甫的子弹是从左后脑打进,从右下鄂穿出,弹道十分特殊。这和194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所载‘张氏后脑被汤姆机枪炸烂’而相吻,所不同的是,子弹并非从左后脑进入,而是正好相反,是从右下鄂进入。其原因是弹头在枪管里受到高压而随膛线高速旋转。高速旋转的弹头在近距离时进入人体仅是一个弹孔,而出来时高速旋转的弹头便把左后脑带出,因而形成后脑被炸烂的现象。此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如在枪毙罪犯时,从后面打进去便是弹孔,而出来时便会被带出一大块。所以说按照科学逻辑的推论,张氏在最后看大势已去时,便拨出手枪,对准右下鄂开枪自尽。”但网上早就有军迷指出,郑国华教授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建国后处决犯人是用步枪,步枪(包括突击步枪)的弹洞与冲锋枪不同,能够造成弹孔前小后大的现象,而冲锋枪的弹洞前后大小一样。

果粉们把张灵甫想象得英勇不屈。但被俘的74师报务队长招供:“几分钟前,张灵甫还在向蒋介石呼救,蒋介石要他再坚持3个钟头,可是还不到三分钟,张灵甫就被活捉了。”张灵甫向蒋介石诉说要“集体自裁”的谎言,那不过是要胁蒋介石及友军迅速增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说:“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天底下哪有自杀还要大喊大叫,生怕世人不知道的?戴之奇、杨干才等人自杀时,都是痛痛快快给自己一枪,哪象张灵甫喊得地动山摇,惟恐南京的老头子听不到!

据解放军方面的战报:孟良崮战役总计歼敌32000余人,俘虏整编第74师少将师长张灵甫(后被击毙),少将参谋长魏振钺,少将副参谋长兼第58旅副旅长李运良,上校新闻处副处长赵建功,第51旅少将旅长陈传均、少将旅长皮宣酞,第57旅少将旅长陈嘘云,第58旅上校副旅长贺翊章,第152团上校团长谢岂常、中校副团长周亚球,第172团上校团长雷勋群、中校副团长秦明徽、辛明,直属辎重兵团上校团长黄政,整编第83师第19旅第57团上校团长罗文浪等;击毙整编第74师少将副师长蔡仁杰,上校代理参谋处长刘立梓,第58旅少将旅长卢醒、上校副旅长明灿,第171团上校团长周少宾等;击伤第151团上校团长王奎昌,第170团团长冯继异等;另有日军军事顾问二人。”从这一名单不难看出,有几名国军将领肯自裁“成仁”呢?

这里提一下钟子麟和她写的书。2008年,大陆出版了《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作者是张灵甫的一位女粉丝钟子麟。这本书中处处为张灵甫涂脂抹粉,把将才平庸的张灵甫说成“王牌悍将”。钟子麟为张灵甫洗白辩护的手法,是大量引用张灵甫家人和部属的话。这些材料哪能做得到客观公正呢?举例来说,钟子麟描写张灵甫在陆大读书时,既要消除董其武回忆录的影响,又不能造成董其武说法扩散的效果。因此,她在书中引用张灵甫家人的话,声称张灵甫没有在重庆购置过房产。张灵甫家人的话岂能当成证据?同时,她在书中不敢引用董其武的原话,生怕读者知道张灵甫“吃喝嫖赌”;甚至不敢提到董其武的回忆录,以免读者出于好奇去查看此书,可见她处处维护张灵甫形象的苦心。

钟子麟竭力在书里为张评功摆好,宣扬张灵甫打仗勇敢、流血断腿。果粉们据此把张灵甫说成民族英雄。其实,张离民族英雄差十万八千里呢!按照果粉们的逻辑,张灵甫的抗战功绩还不如谢文东。人家谢文东抗战的时候,张灵甫还在剿共、讨小老婆、杀小老婆。这时候,谢文东是真真正正抗日啊,张灵甫连游而不击都不算,怎么能跟人家相比啊?谢文东打死过正儿八经的日军大佐(追赠少将),而张灵甫打死的没一个这么高军衔。谢文东所对抗的日本鬼子,都是响当当的皇军精锐D关东军;而张灵甫对付的大多是二流部队,比如象106师团这样的窝囊废。另外,谢文东的杀敌效率高,他的部队是民团的底子,最多时仅2000多人,武器乱七八糟,补给全靠缴获,却能消灭敌人1000多人。张灵甫最小当个团长,手下最少2000多人,以后当旅长、师长,部下更多,武器是响当当的,损失了马上有补充,但8年下来也没杀死多少敌人(当然总数比谢文东要多,但效率绝对比谢文东要低)。谢文东的全家都投入抗战,先后有7个亲人战死沙场,而张灵甫抗战只残了一条腿,拿什么去跟人家相比呢?如果张灵甫张残了条腿就是民族英雄,那么谢文东岂不是大大的民族英雄?

另外,还要提一提张灵甫的“遗书”。国民党粉丝大肆渲染这份遗书,当作张灵甫忠诚“党国”的证据。事实上,这份遗书是王耀武伪造的。前74军人事处长吴鸢在《我所知道的张灵甫》中说:“(王耀武)决定伪造张灵甫的遗书两封,一封是由张写给王耀武的,表明一死以报党国和对校长的忠诚;一封是给他妻子王玉玲的,要求她善于抚养刚出生的孩子。信是由第二绥靖区司令部译电科科长李啸梓(与张灵甫同乡)模仿张灵甫的笔迹代写而成,信的内容和词句,是经过再三斟酌决定的。这两封信写好后,派人乘飞机送到南京,谎称是张灵甫在战局危急时亲笔写好交随从副官化装送出的。蒋介石见信后,大为赞赏,当即命令军务局拟了一道通令,要求各部队学习张灵甫‘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英雄精神。”

许多军迷也指出该遗书的疑点:第一,遗书里竟然将妻子名字弄错,将“玉龄”写成了“玉玲”;第二,这份遗书是用毛笔写的,很难想象在战地缺水的情况下,张灵甫竟然会用毛笔字写遗书;第三,遗书据说是让参谋杨占春带出的,但俘虏们被押解下山的时候,孟良崮战场突然天降大雨,为何这份遗书没有水渍的痕迹?

我们读读张灵甫真实的家书,可以看出两者语气的巨大差别。

抗战期间。张灵甫在一封家信中说:“此次对日之战,为国家民族争生存,兵凶战危,生死难卜。家人当认我已死,绝勿似我尚生。予果死,堂上双亲,请兄奉养;膝下诸子,望兄抚教;余妻守嫁,听其自然。”

而张灵甫给王玉龄的绝命书说:“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水粮俱无。我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以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未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这根本不象是一封家书,更象是配合国民党的宣传需要。

但就是这份假造的遗书,今天居然被刻在孟良崮山上,这岂不是在表彰张灵甫的“忠勇”?遗书里公然骂解放军是“匪”,这样一封遗书刻在孟良崮山上,真是长国民党的志气,灭共产党的威风!建国以后,孟良崮一向是革命教育基地。今天到底是革命教育基地,还是反革命教育基地呢?据说,当地政府还按张灵甫家属的要求,铲去了“击毙张灵甫之地”的黑漆,使这五个大字变得模糊不可辨。在张灵甫指挥所的山洞外,建立了纪念张灵甫的“灵甫亭”。据与张家亲近的人说,当地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争取张家的投资。难道为了金钱就不要政治?孟良崮上修起张灵甫的纪念建筑物,当年牺牲的数千解放军泉下能瞑目吗?

在八年抗战中,比张灵甫战功大的将领不少,为何唯独为张灵甫建豪华的陵园?如果张灵甫能拥有那样巨大的陵园,那么比他战功更大的那些将领们,如卫立煌、王耀武、杜聿明、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陈明仁等等,是不是也得一个个拥有豪奢的陵园?这些真正的抗日名将没有陵园,为什么要宣扬有杀妻劣迹的张灵甫?解放军将帅如陈毅、粟裕、叶飞、许世友等人,都没有那样面积巨大的豪华陵园,为什么要给他们的对手修建豪华陵园?

迫于广大网民的强烈声讨,最近张灵甫的陵园被迫改名,但为张鸣冤叫屈的仍大有人在。田德政写了一篇《摒弃成见,容纳下张灵甫的历史印迹》,文中称张灵甫为“令日军闻风丧胆的将军。”但人们忍不住要问这位田先生:从淞沪一直退到湖南的张灵甫,什么时候令日军闻风丧胆过?日军战史可提过此人的大名?

田先生在文中还这样评论说:

“美国历史上,也曾经发生过两种对立的价值认同导致的战争――那就是南北战争。最终,由林肯领导的北方,击败了罗伯特・李统帅的南方。按说,北方是以解放黑奴为目的,属于正义之战;南方是维护奴隶制的,属于反动派。正义战胜了反动,战胜方应该彻底否定战败方,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可美国人并没有这样做。在美国南北战争纪念展览中,如实地介绍南北双方的参战情况、死亡人数等,只是客观介绍而没有进步反动、革命反革命之类的价值评价。南方统帅罗伯特・李的雕像和北方领袖林肯、尤里西斯・格兰特的雕像并存,双方没有以‘成者王败者寇’的眼光审视对方。

美国之所以能有今天的繁荣与自信,自有其道理,这种对历史的豁达大度,也许是成就他们今天辉煌的一个心理基础。不必设定一种全民都必须趋同的历史评价标准,而是让后人们认识到,那些不管持什么样价值观的人,他们都曾经为国家的生存与发展奋斗过。”

宣传美国人的“宽厚仁爱”,是近年公知精英的欺骗手法。事实上,美国人根本没有那样宽容。南北战争刚刚结束,林肯就在戏院里被人开枪杀害。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忆说,他的祖父是林肯夫人的表兄,由于与林肯家族的这种关系,使他在南方居住时提心吊胆,唯恐自己的性命难保。由此可见,美国人的“宽容”程度有限,远不象精英们宣扬的那样。这些年来,中国大陆对国民党真太宽容了,电视天天播映国军奋勇抗战,而不提国军的黑暗、腐败和无能,不提国军的抓丁、拉夫和虐民。电视里面展现的民国社会,老百姓一个个衣着光鲜,穿着打扮比毛时代还好,简直让人觉得民国是天堂。书店里充斥着正面战场的书,宣扬国民党远征军的所向披靡,而不提国军在内地几乎战无不败。多亏这些电视和书籍的教育,现在众多的年轻人崇拜国军,网上“国军威武”的叫喊比比皆是,但这得到了对岸的积极回应吗?“民主台湾”宣传过共军的英勇抗战吗?拍摄过共军敌后作战的影视作品吗?为共军的将领士兵树碑立传过吗?现在该是人们清醒的时候了。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songchaogushi/3959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