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历史最长,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十三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郑州等四个,以及商丘、南阳、许昌、濮阳等古都。
后周显德七年(960年),掌握禁军大权的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逼迫后周恭帝柴宗训禅让,即位为皇帝,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在将开封城洗劫一空后,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为庶人,将他们父子及皇族贵戚等3000多人俘虏北撤,另立原北宋宰相张邦昌为伪楚皇帝,北宋灭亡。
同年五月,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河北兵马大元帅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南宋王朝建立。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赵构迁都行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这里也成为南宋王朝的都城。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蒙元军攻占行在临安府,5岁的南宋恭宗赵隰被俘,但他的哥哥益王赵昰和弟弟卫王赵昺被大臣保护逃出临安,转移到南方继续抵抗。
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二月,宋军在崖门海战中全线溃败,左丞相陆秀夫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背着时年8岁的宋怀宗赵昺跳海自尽,南宋彻底灭亡。那么,宋朝之后的朝代,是不是就不在河南建都了呢?
非也!
元朝至正十八年,韩宋龙凤四年(1358年),韩宋丞相刘福通率军攻下汴梁(今河南开封),迎来小明王韩林儿,以汴梁为都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以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升格为北京,重建开封城。
明朝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罢北京称号,册封第五子朱橚为周王,开封为周王府所在地。
不过,这两次建都的时间都比较短,而且元朝在大都(今北京),明朝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顺天府(今北京),清朝在北京,确实没有在河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悦史君认为,有3个因素:
第一,中原地区多年战乱,已不适合建都。
洛阳最后一次作为正式的都城,是在后晋王朝时期(936年-947年)。
开封的最后一次,是在金朝时期(1214年-1233年)。
商丘的最后一次,是金朝天兴二年(1233年),金哀宗为躲避蒙古军围困,逃出开封,迁都到归德府(今商丘)。
而在金末元初、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等阶段,河南作为中原腹地,成为兵荒马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洛阳、开封等古都被废弃多年,也就失去了定都的条件和环境。第二,水陆交通越发便利。
元朝时,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下令开凿济州河、会通河、通惠河,京杭大运河从此直通南北。
而在陆运方面,也比之前要便利很多,河南作为“天下之中”的优势被削弱。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出于统治需要。
元朝在大都(今北京),是因为这里距他们的发家地蒙古草原较近,而且之前是金朝的中都,城市规模、环境都比较好。明朝先在应天府(今江苏南京),是因为这里是朱元璋的根据地,而且距离家乡较近;后来定顺天府(今北京),一是明成祖文皇帝朱棣曾在此建藩,二是便于防范蒙古残余势力的反扑。
清朝在北京,和元朝的原因接近,一是距离他们的发家地东北较近,二是大明都城。
不过,河南的文化古迹是真的多,节假日可以去逛逛。
河南范围内的洛阳、开封相继失去帝都地位的原因,寒鲲认为有如下三点:
与黄河相配套的水利工程废弛
安史之乱以后(公元8世纪中叶),直至明朝建立(公元14世纪中叶),整整六个世纪的时间,由于唐末五代、宋金元之际的战乱,以及北宋、金、元三朝的怠惰,不仅汉唐两代的黄河配套水利工程得不到官方组织的修缮,而且官方也不再建设大型水利工程。所以,黄河屡屡泛滥(北宋时期平均2.4年来一次河患,元朝灭亡也是与河患大有关系),不仅重创了黄河两岸的农业生产,而且使得通往洛阳、开封的运输河道都难以使用。那么,宋以后的朝代,如若再定都洛阳、开封,大量的官僚、吏员、兵丁的供养都是很成问题的。
东北方向是宋以后王朝的发源地或重要防御对象
辽、金、元、清四朝均是发源于大兴安岭周围(克鲁伦河、西辽河、松花江)的王朝,这些地域在相对位置上,是在中原地区的东北方向。而幽燕之地的北京,又恰好位于四朝源地与中原腹地之间,定都北京就既有利于辽金元清沟通游牧源地,又有利于辽金元清控制中原腹心。
明朝虽起于东南,但为了对抗仍旧能够控制蒙古草原的北元-瓦剌系势力,便不得不加强北方藩王的兵权,以至于发生靖难之役的内部冲突。朱棣靖难成功后,将军事重心与政治重心合一,为的就是既能防御东北方向的外患,又能保证不再发生第二次靖难。
华夏经济重心的东南飞与运河的东移
唐宋之际,江南地区彻底成为华夏经济的重心所在,汉唐时期的关中与中原因为战乱的频频重创而失去了经济重心的地位。宋元之际,海运地位上升,元代陆上丝路大开,大运河也便必须为了海运干道与陆运干道而“截弯取直”,方才好沟通起帝国的军政重心与经济重心,乃至海陆贸易。这就使得河南地区失去了经济重心的同时,也失去了经济干道的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