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也叫李义山,号樊南生,晚唐年间著名的诗人,原籍是河南沁阳,后来祖父一辈迁至河南郑州地区。李商隐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与温庭筠并为“温李”,是晚唐时期甚至整个唐朝中为数不多的执意追崇诗意境美的一位诗人。

李商隐 画像

李商隐出生时,家父为获嘉县官,后来父亲去世他便随母亲回到家乡,生活十分艰难。李商隐作为家中长子,便为人抄些经书补贴家用,曾追随堂叔学习,十六时已有一手好书法和好文笔。829年,李商隐结识了白居易等前辈,且受到令狐楚的赏识与教授,因此在这几年间李商隐勤奋好学、积极应试,结果屡考屡败,写作上由散转骈。后来李商隐在王屋山学道几年,对他的一生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后李商隐开启了他艰难的应试之路,837年,李商隐中进士入官,其思想观念属儒,胸怀大志,但由于屡屡失败怀才不遇后因此诗歌逐渐表现出不满,对于黑暗政治的批判深刻有力。后来李商隐因为婚姻而陷入了牛李党派之争,被批为背叛去世的恩师令狐楚,在官场上备受屈辱遂辞职。

后来李商隐回到秘书省任职,遭遇母亲去世于是回家守丧,这是李商隐政治生涯中的致命一击,后来岳父去世,李商隐的境况更加困难,于是尽量调整心态,减淡政治兴致。后来守丧结束,李商隐重回秘书省,在权力争夺中被排挤压制,他一心从政却不得不接受仕途已到末路。

851年,李商隐妻子去世,二人虽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很好。后来李商隐被邀请到一个待遇不错的推官上任职两三年,辞官回乡闲居。

李商隐一生由于岳父与恩师的关系,在牛李之争的夹缝中难以生存,备受压制官场失意,郁郁不得志,大致于858年病逝郑州。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

众所周知,唐朝诗人辈出,而现今史料上可以查找的著名诗人大多出自于唐朝,毕竟唐诗、宋词、元曲各代表当朝的一个文学发展方向,因此谈及诗歌、诗人则首推唐代。作为“小李杜”之一的著名诗人李商隐,其姓氏也不难与李唐盛世产生联想,而他也的确是唐代诗人,却无奈生在晚唐。

李商隐 塑像

事实上,李商隐与著名诗人李贺一样,还是唐氏宗亲,也就是大唐王朝的皇家亲属,他自己本人也在多部作品中提及此事,不过因为皇室宗室繁衍过快,且年代久远,早已不知还剩下几分唐氏血统,而且鲜有富贵,因此家境在晚唐时期也是一番落寞之态,他的这个皇室宗族身份也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实际利益。

作为著名的晚唐诗人,李商隐与著名诗人杜牧齐名,一起被世人称之为“小李杜”,再加上诗人李贺,三人被合称为三李,另与诗人温庭筠也相交甚欢,被合称为“温李”。大概因为生不逢时而又怀才不遇,他一生在官场上不得志,却意外成就了他的文学造诣,李商隐生在晚唐,此时唐诗已成落魄之态,其发展态势已大不如前,更何况已经历了唐诗最为繁盛的登峰,难有造极。但李商隐却在如此大环境大背景下,将唐诗再次推向高峰,并自成自己的一个风格,其诗流传至今仍被传诵,也是有所慰藉。

此外,李商隐有着鲜明的政治倾向与抱负,他一心报效国家,但由于他所在的唐王朝处于日渐没落的时代,因此在他的很多诗歌中能读到对政治与统治者的强烈不满、愤恨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锦瑟李商隐

《锦瑟》是李商隐代表名篇之一,虽然李商隐之诗不乏借物言情,但是这首虽然名为“锦瑟”却并非咏物之意,只不过是按照惯例将诗歌的前两个字作为题目。李商隐的诗向来晦涩难懂,而此诗又是李商隐的诗中最难解读的一首,诗家向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

锦瑟 李商隐

诗人在这首诗中,回忆了自己当年的青春岁月,感慨自己所经历的不幸,寄托了悲愁、愤恨之情,并且大量采用了庄生梦蝶、沧海珠泪等历史典故,运用比兴、联想等手法,将听到的声音转化为视觉感受,将分割的碎片意象组合成朦胧的意境,借助能见能感的形象以传递诗人心中真诚、强烈却又幽怨、曲折的情义。全诗辞藻华美,含蓄深沉,意味深远,感人至深。

诗文大意:华丽美好的锦瑟,为什么要用五十根琴弦来配?它的每一弦每一柱,都使人无比思念似水一般的年华。庄周在梦中幻化成蝴蝶翩翩,而梦醒时分怅然若失;杜宇将心托于子鹃,魂归时刻,满是无限的哀愁。茫茫大海在月色的映衬下,闪耀着如同泪珠般的点点光斑。蓝田山上的美玉,因为温暖月色的照耀,升起缕缕的青烟。这般的深情,何必再次追忆呢?就是在当时,也已经足够令人感怀了。

李商隐的这首诗作于晚年,他在官场沉浮多年,仕途始终失意,中年又丧妻,因此此诗的真正含义向来都是众说纷纭,或爱国,或思妻,又或是自伤,至今也始终难以分晓。

贾生 李商隐

《贾生》是李商隐的一首托古讽今的咏史诗,他假借贾谊的境遇,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感慨。他没有从个人的得失上来着手描写,而是点出了统治者对于人才的忽视、浪费,没能使人尽其才,在政治上为朝廷效力。

贾生 李商隐

这首诗选用的是刘恒接见贾谊后,两人于半夜彻谈的场面。写出了汉文帝不能识贤才,并且揭露了当时唐代皇帝谋求长生不老、不问民生与政事的荒诞行为。这首诗在讽刺中寄托了自己的感慨,深沉有力,通过对于贾谊不幸遭遇的同情来抒发自己在官场上沉沦失意的苦闷、忧愁。

李商隐在这首诗中写出了汉文帝广求贤才,宣见被贬职的官员。然而贾谊的高明才干,的确是没有谁能够企及的。然而君臣二人却不过仅仅空谈半夜,实在是让人无比的感叹与惋惜。汉文帝只专心于鬼神之事以谋求长命百岁,丝毫不关心国家大事与百姓生活。

李商隐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正是原本强盛的唐王朝一步步逐渐走向衰落的年代,他对皇帝昏庸无道、宦官掌权的现象十分不满与愤恨。此外,当时的李商隐刚好被卷入牛李两党斗争的漩涡之中,因此他左右为难、两边不是人,被挤压在夹缝中饱受排挤,屡遭屈辱,因此他通过对于贾谊徒有一身才能却没有机会施展的遭遇来自喻。通过讽刺汉文帝只知求贤却不识贤的举动来反映当时的唐朝现象,皇帝看似开明其实也是昏庸至极。

马嵬李商隐

《马嵬》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笔下的一组咏史诗作,共有两首,一首七绝,一首七律,均以唐玄宗杨玉环二人为主人公,通过二人之间的故事而抒发情感,全诗饱含了对唐玄宗的深刻批判,其中诗名的“马嵬”是指杨玉环被赐缢死的地方。

杨玉环 马嵬

第一首的大致意思为:天下风云变幻,安禄山发动叛乱造反,逆贼们撼天动地地杀入长安城,而唐玄宗被逼无奈之下将自己最心爱的妃子处死,不久后连自己也随之郁郁而终。难道唐玄宗真的会认同杨玉环有叛国意图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何他的玉辂还要如此仓促地逃向马嵬这个地方呢?

而第二首的大意为:传说中天下除了九州之外,还有九大州。只可惜想必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今生缘分已了,而来生是否能再续前缘,尚且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的相守与离别,谁会知晓呢?遥想唐玄宗当年,暂且留住在马嵬,只能听见卫兵们晚间巡查的打梆声,再也回不到像宫中那样安枕高卧等待鸡鸣报晓的舒适日子了。当时他们还在皇宫中嘲笑牛郎织女二人一年只能相距一次,谁知如今六军停兵以逼唐玄宗处死爱妃,两人已成永绝,连牛郎织女也比不上了。如此想来,堂堂君王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女子都没能力保护,既然如此,还不如普通人家能与民妇相厮守。

这是一首鲜明的政治讽刺诗,李商隐将矛头直至唐玄宗,认为他自己沉迷于女色最终导致国家倾覆,而且作为一代君王还不如普通的百姓能够留住自己心爱的妻子。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tangchaogushi/19874.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