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满清剃发易服之前古代中国人是什么发饰?

清朝以前,中原人民没有剃头的风俗,更没有男人梳小辫的习惯。人出生以后就留头发,这不仅出于体肤毛发受之于父母的观念,而且更是出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中原婴儿出生后,要一直保留着胎发,至今在民间还流传着一句老话:“胎毛压,不用认干妈,活到八十八。”把头发与寿命联系到了一起。

头发也是儿童成长阶段的标志。幼儿时,头上披散着胎毛。直到能满地跑可以独立做游戏了,头上的软发被前抓起一绺,后抓起两绺,成三根小冲天锥;或只在头顶总抓起,形成一个冲天锥,系起来,这标志小孩已经到了幼儿时代,该准备念书了。这时梳起来的头发总称为抓鬏或曰抓角。

到了全部可以抓起来,在头上能够卷成一个小抓髻时,人们称这时的小孩为才交总角,也日总鬏的年龄,表示他开始进入少年阶段,能够参加社会活动了。贫寒人家的孩子到这个年龄,就可以走上社会为人当书僮或小仆人去跑跑颠颠了。

男孩子到了二十岁,对他个人来说,那是划时代的标志。表示他成人了、成熟了,要郑重地举行“成丁礼”。由父亲在宗庙里为儿子主持冠礼。

头发在这个时候,有着绝顶重要的意义:全部头发在头顶上盘成一个发髻,由来宾贵客为其加冠三次。第一次加缁布冠,表示他从此有治人的特权;第二次加皮弁,表示他可以服兵役,为国报忠了;第三次加爵弁,表示他自此后可以参加宗庙祭祀了。

这种结发加冠,都以头发为中心举行。原来古代任何冠冕,包括皇帝的旒冕,都要戴在发髻上,然后将一根长笄穿过冠冕及发髻,才能将其固定住。“冠冕堂皇”这一成语就是由这种戴冠形式演化而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影视戏剧舞台上的古装人物的头顶上,往往有根横穿过去的长笄,按照传统文化礼仪,在结发加冠的成丁礼上,父亲要在儿子的名之后,再为他取个字,这样一个连同着姓氏的“名字”便俱全了。

男子经过这束发加冠的正式成丁礼后,他便可以作为个男子汉,娶妻生子,担负起家庭和国家的双重责任。

一般老百姓带巾帻、雨天戴遮雨帽、平日戴遮阳帽,渔翁戴斗笠、樵夫带草帽都需以笄穿髻固定住,否则行走、操作时易掉落。

此外在农耕、从商、兵戎等多种社会活动中,将头发束髻在顶,都有着利落方便,不影响活动的优越性。

可以说,中原人民的束发戴冠,有着文化渊源和浓厚的经济基础,是种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表现形式。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621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