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朝的汉服简述 上衣下裳

商朝是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社会,在其统治的600年中,出现了非常珍贵的文化。下面是有关于商朝的汉服,欢迎参阅。

商朝的汉服欣赏

商朝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根据众多的考古发现,这一时期的汉服基本样式已经完全成型。这一时期的服装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上衣和下裳(裙)。袖口较窄,没有扣子,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蔽膝”,用来遮蔽膝盖。

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

上衣下裳:据考证,商朝时期就出现了上衣下裳(注:上穿衣下穿裳(裙),上下配套)款式,只不过那时的上袖子较短,下裳也较窄,那时已出现交领,后来一直延续到明。常服礼服那时就已分开,礼服制度,初步建立在那时,但还不完善。上衣下裳为举国通行的统一款式。综上所述,那时民族服装属性已经确立,上衣下裳为漢服体系的第一个款式,也是在后期属于最本原的款式。

上衣下裤:据说那时已经有了裤,不过都是开裆的,而开裆裤只能是穿在上衣下裳里面的。

发型:初期男子编辫,后期则将编好的辫盘到头顶,成为后来男子束发(漢族男子发式)的基础。

冠帽巾:那时已有了冠的雏形。

商纣王时代

帝辛(?―前1122年),是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在位30年。子姓,名受或受德,商谥帝辛,武王称其为“纣王”,部分文学小说则称其为“寿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105年―前1046年在世,建行都于沬(不是沫),改沬邑为朝歌(今河南鹤壁)。帝辛自幼聪敏过人。《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纪》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帝辛继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他继续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中国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

毛泽东在评价帝辛时说:“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统一东南,把东夷和平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郭沫若在一首诗里说:“但缘东夷已克服,殷人南下集江湖,南方因之惭开化,国焉有宋荆与舒。”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6486.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