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六大奇书分别是什么

在中国,应该没人没听说过四大名著,它们分别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就算没看过书,翻拍的电视剧应该也看了很多遍了。

这四本书作为四大名著,似乎已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文学常识了,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种常识从建立到流传,也不过数十年而已。

1949年以前,并没有“四大名著”的说法,古人喜欢把多个人或若干作品集合在一块,再冠上一个总称。比如明朝王世贞评出的“四大奇书”,清朝金圣叹评出的“六大才子书”以及民国胡适概括的“吾国第一流小说”等。

建国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并按照“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及民间文艺”的计划出版名著,而当时民间很流行的六大奇书,但最后却删掉了两本,成为四大名著,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被删?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条件不允许。

明清两代的小说,就跟唐诗宋词一样流行,要说仅仅只有四部可称名著的小说,那肯定不止如此,中国历史上学究天人的才子很多,从小说丛书到研究论著,那更是汗牛充栋。

清末到民国这段时间,民间最流行六大奇书,除了上述四大名著,还有两本分别是《儒林外史》和《聊斋志异》。这两本虽没有大量出版,但基本也是家喻户晓。

在课本中,《儒林外史》里节选的《范进中举》和《聊斋志异》里节选的《山市》等应该还有不少人记得,能进入教科书,就证明这两本小说有很高的教育意义。

出版的四大名著,虽说文学价值极高,但并不代表它们是古典小说的最高水平,而是因为适合大范围传播,能弘扬传统文化和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

新中国初期,可以说是百废待兴,文化也是如此,在浩瀚如烟的历史文籍中,要挑选极具代表性的典籍出版。

而四大名著的意义,分别是《三国演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水浒传》中梁山英雄的英勇斗争,《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不怕艰辛惩恶扬善,《红楼梦》中一个大家族的没落历程。

它们将纷纭繁复的事件组织在一个完整的大厦之中,而落选的另两本著作,虽说文学价值极高,但其中的部分内容,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三观。

儒林外史》讽刺现实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写于乾隆年间,大文豪鲁迅评价其为:“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

它由多个故事组成,以《范进中举》为列,对范进中了举人之后的癫狂,以及亲朋乡绅们的丑态百出,写出了一幅生动而又讽刺的世情百态。周进、范进等辈一生不得志,突然发迹之后的行为固然可笑,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对于少不更事的青少年来说很难弄懂。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6929.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