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忠实读者 曾作无数篇模仿作品

南朝诗人大多穿着华贵的衣服,游走在园林亭台,在胭脂气味里,听着琴瑟悠扬、笙箫吹断。但有一个诗人,穿着粗服布鞋,漫步在田野垄埂,在菊花清香里,看着炊烟升起、麦浪千重。最大的乐趣是喝酒,不醉倒不停杯。

生前,天下人只知道他有骨气;死后,他写的诗名气越来越大,成超一流的诗人。千古大才子苏东坡也是他的“死忠粉”,有无数篇模仿作品。

他就是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死在宋初,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东晋,所以一般称他为东晋诗人。他是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曾祖是大名鼎鼎的陶侃。小时候家境还不错,但到8岁时,父亲去世,渐渐穷困。

20岁开始走进仕途,他的领导有桓玄刘裕,两个人都登基称帝,他如果跟在后面好好混也会出人头地。但他终究不是当官的料,在哪里都做不长,不停地跳槽。到了405年,他40岁左右,浮沉官场20年,越混越惨,最后一次出来做官,任彭泽县令。

一天,上级派督邮下来检查工作。这些人都是吃拿卡要惯了的,每次回去满载而归。一到彭泽县,就让人通知陶渊明,穿好官服、备好礼品,否则等着吃苦头。陶渊明忍无可忍,留下了千古名言:“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随即交出官印,飘然回乡种田去了,离他上任才过了8个月。

稍稍插播一下:这一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普通解释是:陶渊明做“县长”的月薪是五斗米,他不能为了这点可怜的工资向小人屈服。

但也有其他解释,只说一种。有人考证出:东晋地方官的俸禄含米和钱,如果全部折合成米,一年大概是四百斛,即四千斗。月薪绝不可能是“五斗米”,日薪也超过十斗。同时考证出:南朝士大夫的食量,大概每月五斗米(折合现在大概是16斤)左右。所以陶渊明的意思是说:我一个月有了五斗米就能吃饱,其他可有可无。我回家种田也能赚到五斗米,何必当官受气呢?

随即,写下了著名的辞职报告《归去来兮辞》,大意是:田园那么美,还是回去吧。

他回到浔阳后,过了3年,他家失火,房子全烧了,被迫搬家,生活的困难进一步加剧。又过了3年,朝廷下诏让他复出,职务是著作佐郎,陶渊明说身体不好,委婉拒绝。直到去世,再没有回到官场。

427年,也就是文帝除掉三个顾命大臣的第二年,刚刚调到江州做刺史的檀道济听说他的名声来拜望,这时陶渊明已经病重,卧床多日,穷得没有饭吃。

桓道济对他说:贤明的人处世,如果天下无道就归隐山林,如果天下有道就出世为官。现在天下昌明,你何必自苦到这种地步呢?

陶渊明答:我哪敢说自己是贤人。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8582.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