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五园与清代御园理政

清朝建立后, 历代皇帝在京城西郊修建了多处皇家园林, 如畅春园、 圆明园等, 此后逐渐形成了"三山五园"的格局。

这些以圆明园为核心的清廷御园, 除了作为皇帝的行宫, 还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场所, 而这种模式也是清代政治运行的一大特色: 御园理政。

与前代相比, 御园理政既不同于汉代上林苑之类的帝王苑囿, 也不同于辽、 金、 元时期的陪都, 而是清朝统治者应对"大一统"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与紫禁城并存的"副中心"。

康熙帝建畅春园处理政务

首先开启三山五园园居理政的是畅春园(位于今北京大学西门一带)。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康熙帝在江南巡幸归来后, 利用明武清侯李伟修建"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 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 兴建了畅春园。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二月二十二日, 《圣祖实录》中第一次记载: "上移驻畅春园。 "二月二十八日, "上自畅春园回宫"(《清圣祖实录》卷129)。 这是实录中康熙帝第一次临幸畅春园的记载。 康熙帝驻跸畅春园之初, 即明确要求原来在紫禁城内的政务转移到畅春园来, 此后, "时奉孝庄文皇后、 孝惠章皇后憇焉, 政事几务即裁决其中"。 畅春园不但成为每年夏天康熙帝奉太后避暑的离宫, 而且成为北京城内、 紫禁城外新的政务活动中心。

雍正帝即位后, 没有沿用畅春园作为理政之所, 而是大规模扩建自己即位前的赐园——圆明园。 从雍正开始, 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几位皇帝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圆明园度过, 他们在此处理日常政事和国家大事, 一般有重大的礼仪祭祀才返回紫禁城。

雍正帝驻跸圆明园之初, 就面临着如何处理日常政务的问题。 自顺治、 康熙朝以来, 清政府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帝王理政模式。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 康熙帝亲政后在乾清门听政, 起初, 御门听政的时间, 春夏为卯正(即早6点), 秋冬为辰初(早7点)。 据《清文献通考》载, 每早御门听政, 不仅"诸臣每夜三更早起, 朝气耗伤", 而且"启奏官员惟恐迟误, 必四五更趋朝, 难免夜行风寒之苦"。 鉴于此, 康熙帝于二十一年(1682年)推迟了听政的时间, 改为春夏辰初(早7点), 秋冬辰正(早8点)。 并规定, 若遇大雨大雪天气, 临时奏请皇帝指示, 只有夏天极热或者冬天极冷, 而且各部院的确没有可奏之事时, 方可暂停御门听政。

宫内听政尚且如此, 若皇帝驻跸京西御园听政, 给朝臣带来的不便可想而知。 京西园庭距离内城并不近, 若从西直门到圆明园宫门就有二十里之远, 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 居住在南北城的亲贵大臣一大早赶往圆明园, 当天再返回居住地, 往返周折, 并不轻松。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886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