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饿死前的哀鸣:养了八个儿子,没一个指得上

根据详细统计,梁武帝一共有八个儿子,依次如下:长子萧统、次子萧综,老三为如今在位的太子萧纲、南康王萧绩和庐陵王萧续分别排行第四和第五——已经跟昭明太子一样死了,剩下三个就是如今拥兵在外的藩王:坐镇郢州的老六邵陵王萧纶、坐镇荆州的老七湘东王萧绎以及坐镇蜀中的老八武陵王萧纪。

另外,昭明太子留下的儿子有五个,其中三个也已经死了,只剩下老二河东王萧誉和老三岳阳王萧察。这两人也积极参与了后来的萧梁王朝诸侯内乱,其中坐镇襄阳的岳阳王萧察笑到了最后。他建立了一个被称作"后梁"的政权,在萧梁帝国灭亡后还延续了三十几年的生命,直到隋文帝统一天下前才被灭掉。可惜的是,"后梁"领土只有原萧梁帝国的一百分之一左右。除这几个血缘较近的萧姓王爷外,还有不少血缘稍远一点的萧家子弟也卷入了这场内争。比如与侯景勾结的萧正德、在东魏当俘虏的萧渊明、后来一度割据岭南的萧勃,等等。这些萧姓王爷合力导演的大戏,堪比西晋八王之乱。最终,萧梁帝国国力被蛀空,国土近乎全部沦丧,萧梁帝国灰飞烟灭。

仅以侯景之乱前的分布进行分析,长江中上游萧氏王爷们的势力范围大致可分为三大块:以郢州为核心的萧纶势力区、以荆州为核心的萧绎势力区和以益州为核心的萧纪势力区。其中,郢州的萧纶势力区差不多已经解体。因为萧纶担任征讨侯景的主帅任务后,带着军队离开了自己的根据地,后来被侯景打垮,势力基本被瓦解,现在只能到处流窜。

而萧纪占据的益州,即传统上的蜀中之地,拥有经济上的大优势。其赋税水平在日后形成"扬一益二"的说法,可见其富。加上蜀中盆地特殊的山川地形,非常适合割据自立。加上萧纪的确野心不小,日后是梁朝藩王中第一个称帝者,因此是萧绎的眼中钉、肉中刺。

三块地盘中,荆州的局势最为复杂,因为另外两块地所辖的州郡虽然也分别由很多萧姓王爷镇守着,但多数或无野心,或虽有野心但限于血缘太远难成气候,基本上能保持步调一致对付外敌。唯独荆州一带集中了数位野心家王爷,大家各自野心勃勃,谁也不服谁的号令。因为荆州是重地,需要有能力的人来镇守,而能力往往又和野心是双生子。

晋室南渡以来,荆州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著名的"荆扬之争"几乎贯穿了东晋百余年的历史。因为分处长江中上游与下游的荆州、扬州,是支撑南方政权的两块基石。扬州是都城所在、皇权的核心地带,荆州因远在千里之外,往往是野心家的天堂。南北对峙局面,荆州对南方政权的重要性,从《南史》等书便可知晓:"荆州居上流之重,资实兵甲居朝廷之半,故武帝诸子遍居之。" "武帝以荆州上流形胜,地广兵强,遗诏诸子次第居之。"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9147.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