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的名片素面朝天 设计简单见名字如见本人

核心提示:但也有的晚清名片四周,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一幅“张宝书”的名片上,右侧写着另一个人的名字和称呼,左侧写着:上次开口借的4本书,只拿到了后2册,希望把前2册也带过来。薛冰解释,“当时名片的个头比较大,有时也被用作便笺纸,托别人办一些事情,见名片如见人。”

巴掌大的名片上,只印了名字

晚清名片 资料图

大红色的笺纸,足足有一个巴掌大小,正中间印上本人的大名,四周一片空白,这就是晚清时期的名片模板。

南京文化学者、这批彩笺的收藏者薛冰介绍,前去拜访别人的时候,把名片递给门童或秘书,“见名字如见人,愿意见就让他进来,不愿意就说主人不在家。”

但也有的晚清名片四周,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一幅“张宝书”的名片上,右侧写着另一个人的名字和称呼,左侧写着:上次开口借的4本书,只拿到了后2册,希望把前2册也带过来。薛冰解释,“当时名片的个头比较大,有时也被用作便笺纸,托别人办一些事情,见名片如见人。”

为了少写几个字,笺纸印上“顿首顿首”

记者了解到,彩笺始于东晋时期,唐代流行开来,到了晚清、民国时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薛冰介绍,标准的是八行笺纸,有红色、绿色、橙色、黄色等多种颜色。

除了纸张铺统一销售的彩笺,还有不少人玩起私人定制。其中一张彩笺末尾,印上了“松寿轩”的名号,而且正中间还印了一幅石头,“体现的是主人自己的喜好。”

由于是书信所用,不少彩笺印上了“平安”“延年益寿”等祝福字样,但也有不拘一格的,印上了“顿首顿首”。这又是什么意思?薛冰解释,以前的人写信,末尾常会写上顿首字样,“主人为了少写几个字,直接印了上去,也是蛮拼的”。

本文摘自:中新网,作者:徐萌,原题为:《晚清时名片素面朝天有时就只印个名字》

相关链接>>考生园地:2015届高考4月备考攻略全国2014-2015学年高中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汇总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汇总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9231.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