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孙策:性格鲜明的英雄

导读:

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十五回的题目是: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在这一回里,罗贯中用他善于描绘战争场面的笔,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小霸王孙策

小霸王孙策

那是汉献帝兴平二年,心怀复兴父业大志的孙策袁术借兵,渡江占据了牛渚,再率军攻扬州刺史刘繇部于零陵。这时,刘繇派兵再围攻牛渚,孙策率大军回救。两军相遇,阵前,孙策生擒了刘繇的部将于麋,正欲返回时,刘繇另一将樊能举枪后追,枪尖眼看就要搠到孙策的后心,阵上吴军将士急得大喊大叫。这时,只见小霸王孙策回头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撞下马而死。孙策回到门旗下,才发现于麋已被挟死。“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称孙策为小霸王”。

这当然是小说的描写,而史书里远没有这么精彩。《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记载,刘繇派樊能、于麋陈兵拒袁术。孙策借兵后“渡江转斗,所向皆破,莫敢当其锋,....刘繇弃军遁逃”。同书《刘繇传》中也只说繇遣樊能、张英屯江边以拒袁术,“孙策东渡,破英、能等,繇奔丹徒”。史书里没有壮观的战斗场面,更没有生动的细节描绘,“小霸王”的称号似乎史无出处。

按说,小说与史书并无必要也不可能完全切合。为了艺术的需要,为了使人物的性格与形象更为鲜明和生动,小说有时也会采用张冠李戴的艺术手法。《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相比,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在《三国志》里,孙坚“大破(董)卓军,枭其督都华雄”这轻轻的一笔,在《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哙炙人口的一场大战。《三国志》里,是刘备“直入缚都邮,杖二百”,到《三国演义》里,却成为疾恶如仇的张飞对督邮的一顿痛打。但总的来说,这性质不同的两本书的主脉络大致是相符的。《三国演义》基本是“事记其实,亦庶近乎史”。因此,“小霸王”之称,在史书中应当是真实可考的,有踪迹可寻的。

细读一下《三国志》就会发现,“小霸王”之于孙策不仅事出有因,而且合乎情理。裴松子补注的《江表传》中记有:“樊能、于麋等复合众袭夺牛渚屯。策闻之,还攻破能等”,这樊能、于麋确有其人,而且事实与《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相符,只是没有细节。当年孙策屈身于袁术时,不足二十岁,虽年幼力单,但却已使袁军畏惮,连袁术都感慨地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更直接一些的证据是,《江表传》引吴郡太守许贡上表于汉献帝时说:“孙策骁雄,与项籍相似”。项籍就是霸王项羽,对于二十来岁的孙策来说,当然只能是“小霸王”了,这可能就是“小霸王”的来由。补注的《吴历》还记有曹操听说孙策平定了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猁儿难与争锋也!”连一代枭雄对孙策都畏惮如此,可见,“小霸王”之称于孙策并不为过,也符合孙策的性格。由此可以断定,小说中的“小霸王”不是凭空而来的。

作为东汉末年的名将,孙策的军事功绩主要在于平定江东,创基立事,为东吴立国奠基。他在击败了刘繇以后占据了江东,再击败王朗据有会稽,接着再向长江南北发展,据有丹阳、皖城后,又挥师荆州、江夏、豫章,开拓了相当今天江、浙、鄂、赣、闽等东吴的广大疆域。

小霸王孙策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有勇也有谋。在攻打刘繇部下时,他为流矢所中,不能乘马,便诈死诱敌而大破之。在攻王朗时受阻,他便改变战法,采用夜间置火佯攻,分兵迂回的办法而取胜。

他待人豁达,收服太史慈就很能说明他以诚待人,不计前嫌的大度性格。

他礼贤下士,为求教于名士张,他“数诣,咨以世务”。开始,张并不想说,只因(孙策)“涕泣横流,颜色不变”,“忠壮内发,辞令慷慨,感其志言”,才向他提出“当与同好俱南济也”的战略方针,这不亚于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的所为。

在孙策的招揽下,东吴荟萃了如周瑜张昭程普黄盖等一大批智谋之士和勇猛之将,以至于东吴“异人辐辏,猛士如林”(陆机《辨亡篇》)。他还准备在曹操袁绍相拒于官渡时袭取许昌,迎回汉帝,干一番事业。

《三国志》称“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是以士民见者,莫不尽心,乐为致死”。孙策的确“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华夏”。叶适认为,“如策劲果明达,又已有事力,使不死而究其志,未可量也!”(《习学记言序目》卷第二十八)可惜,一个小小的失误,却使他未能如众人所愿。

作为一名年轻的将领,孙策致命的弱点是“轻佻果躁”,最后终因好猎轻出,被许贡的门客射杀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小小的失误,换来极大的损失,大业未就,中世而陨,实在令人可惜。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小霸王孙策的毛病早就有人看出。他手下的谋士虞翻就对他喜欢“轻出微行”的轻率行为提出过忠告。孙策虽口头承认,但却提出种种理由不改正。曹操的高级谋士郭嘉看得更清楚。当年孙策准备渡江北袭许昌时,曹营一片惊慌,惟郭嘉不以为然。他说,“孙(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他的话果然就那样灵验。

由此看来,浮躁轻佻、持勇任性,疏于防范,不知自我约束,实在是将帅之戒也。军队交给这样不持重的统帅手里,真是一件危险的事。

历史上,不少将帅有这个方面的素质缺陷。前秦皇帝符坚也是一个好打猎的人,有时一去打猎半个月乐而忘返。手下拦住马规劝他说:“若祸起须臾,变在不测者,其宗庙何?”符坚听从了规劝,从此后不再贪于游猎(《晋书符坚载记下》)。西晋羊祜是个经常不带侍卫外出的将军,有一次想夜间外出,却被门将徐胤拦住。徐胤说:“将军之安危,亦国家之安危也”,坚决不让他出门。羊祜听后表示感谢,以后不再随便外出(《晋书列传第四》)。

每当读到《汉书》中刘秀的大将来歙岑彭被刺客刺杀时,实在为他们未能在金戈铁马的征战中献身,致使大业中殒而惋惜。孙策遇刺而亡,实在是因小失大,令人遗憾千秋。在《孙子兵法》等历来兵书中,都把将帅修养列为不可少的内容。诸葛亮还专门写了《将苑》,论述为将的素质要求,可见一军之中将帅的重要性。

小霸王孙策临终时给他的弟弟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说明孙策有自知之明,也有政治远见。孙策给弟弟一份好的基业,孙权的确也守住了这份家业。但是,自孙策取江东始,吴国仅传了四主,历五十七年而亡。当亡国消息传到洛阳时,孙策另一个弟弟孙匡孙子、已投奔晋国任骠骑大将军的孙秀却南向流涕长叹:“昔讨逆(指孙策)弱冠以一校尉创业,今后主举江南而弃之,宗庙山陵,于今为墟。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这令人伤心的感慨,让人不由得想起了《诗经》中的《黍离》之叹。

话再转回《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可以看出题目的明显错误。孙策与太史慈那一场各显英雄本色的酣斗时,还没有人称他为“小霸王”。两人斗于前,而“小霸王”称之于后。以后,他们成了刎颈之交,就再没有相斗的机会了。而孙策与严白虎的一场大战,却是在孙策有了“小霸王”称号以后的事。因此,依笔者之见,这一回的题目应当改为:太史慈酣斗孙伯符,小霸王大战严白虎。不知读者能否同意这一意见?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lishigushi/13158.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