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无数权倾一时的显达人物,生前声威赫赫朝野敬畏,身后则骂名滚滚令人不齿;也有些如过眼烟云,生前风光八面,身后寂然无闻。一个政治家,最难能的是生前身后都受人尊敬,敌友我各方都对之交口称赞,名垂青史,万古留芳。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历史名人。
诸葛亮不论是在世之时还是身殁之后,蜀中吏民都对他真心相敬,魏晋方面也对他非常敬佩。公元234年春,当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杀出斜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口,发动第五次伐魏,不幸病故五丈原(今陕西郡县西南)之后,噩耗传至蜀中,举国上下无比悲痛。《三国演义》描写上至公卿大夫,下及山林百姓,男女老幼,无不痛哭,哀声震天。这不是夸张的笔法。(小说对诸葛亮过于神化,状其多智而近妖,一定程度上歪曲了诸葛亮形象。)史载诸葛亮初亡之时,蜀国百姓纷纷要求为其立庙,朝廷碍于封建礼制不予准许,百姓于是在巷陌、在野外逢节令竞相进行私祭,蜀后主刘禅不得不顺应民心,后下诏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时,魏将钟会率领大军至汉中,特地去诸葛亮祠庙扫祭,并严令士兵不得在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墓葬地附近养马砍柴。诸葛亮病殁后,蜀军退走,司马懿仔细察看蜀军留下的营地,赞叹诸葛是天下奇才。晋武帝司马炎向蜀国旧臣问起诸葛亮治蜀情况,十分称赞诸葛亮的才能,说是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三国志》引《汉晋春秋》)。西晋惠帝也曾论及诸葛亮的才能,并由晋臣在隆中诸葛亮故宅立碑,旌表其功德,东晋时还在隆中修建了武侯祠。历代对诸葛亮敬崇有加,有口皆碑。唐、宋诗人咏赞诸葛亮的诗篇近约百首,其中杜甫咏诸葛诗即有七篇。《三国演义》引用佚名诗人赞咏诸葛的诗篇多达19首,这都反映出后人对诸葛的敬仰。
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之所以被人们广为尊崇和敬仰,不仅因为他的政治、军事才能非凡,更在于他立身行事、处世为人的道德品格高尚,体现着中华民族理想人物的人格风范,从而有一股令人折服的人格力量。
献身理想忠诚事业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徐州琅邪郡阳都(今山东沂南县)人。他出生于低级士族之家,幼年父母双亡,十四岁随叔父诸葛玄就任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其弟诸葛均也随同前往。诸葛玄到任不久,朝廷改派他人作豫章太守,诸葛亮和其弟及两个姐姐又随叔父至襄阳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公元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当时荆州南阳郡邓县的隆中(今属襄樊市)躬耕与读书。其时,诸葛亮十七岁。他在隆中一面种地,读书,一面结交朋友,敬重士林长辈,纵论天下,留心世事,一住十年。到二十七岁那年,即公元207年冬,刘备三顾隆中,诚请其出山辅佐,才结束隐居生涯,登上政治舞台。从此义无反顾,一心辅佐刘备及后主,投入兴复汉室、统一中国的事业,直至54岁时亡故。
献身于兴复汉室的统一大业,为之矢志不移地为之终生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事业,体现出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和民族传统美德的人生价值取向,这是诸葛亮在政治思想上千秋万代令人尊敬之处。
基于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忠诚,诸葛亮与刘备之间,形成了一种肝胆相照、同心相印、相互无比信任的君臣关系。一个鞠躬尽力,一个如鱼得水,成为封建时代少见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公元223年,刘备临终托付后事时,明确告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这样说,很可能确实出自内心,出自对诸葛亮的无比信任。诸葛亮流着眼泪表示:愿竭尽全力辅佐太子,献出自己的忠诚与节操,一直到死。其后,他始终实践着自己的这一诺言,一心辅助刘禅,竭尽自己的全部才智。当时,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汉末三国那个乱世年代,你倾我轧,相互吞并,多少人一旦大权在握,就想背主自立,曹氏父子、司马氏父子只是其中突出的例子。诸葛亮尽管权倾朝野,实际执掌着蜀国政权,但始终恪守自己的职责与臣节,为完成刘备未竟的事业,为实现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废寝忘食,昼夜操劳,不遗余力,真正达到了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地步。这种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和对事业的赤胆忠诚,不能单纯以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的尺度来衡量,它是一个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表现,也是反映其思想品德和气节的一个重要方面。
任人唯贤不存偏见
诸葛亮在主持蜀国军政事务期间,十分注意任用贤才,切实推行了一条任人唯贤的正确路线,不存门阀、名望、个人恩怨等偏见;并强调治实而不治名,注重循名责实,改变汉末那种名不符实、弄虚作假、表里不一的官场风气,使确有才能的人能够施展其才,名实不符、只求虚华、没有实绩的人失去市场,违反法令贪赃枉法之徒得以惩处,蜀中一时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为做到任人唯贤,诸葛亮一面十分重视对官吏的考核,以求进用贤良,退去贪懦;一面鼓励朝中下属和地方官推荐有才能的人。广汉太守姚亻由,向诸葛亮推荐了不少有用之才,诸葛亮特地表扬他,称赞他,告诉大家忠益者莫大于进人,鼓励大家都能像姚亻由那样多为国家推荐贤能的人才(《三国志·蜀志·杨戏传》)。
诚然,诸葛亮在用人上也有过失误,主要反映在重用马谡上。马谡好论兵法,但他缺乏实际作战经验。刘备临终提醒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诸葛亮没有很好听取,对马谡十分器重,用为参军,每次跟他谈论,自昼达夜。公元225年南征平叛时,就是这个马谡,为诸葛亮进献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对策,据此七擒七纵孟获,赢得了南中地区少数民族的真心臣服,从此未再发生叛乱。公元227年冬北伐曹魏时,也许诸葛亮看到马谡对平定南中所起的作用,任用他为前锋,不想马谡自命不凡,不听节制,也不听取王平劝谏,死搬书本上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放弃要道,固执地扎营山上,结果被魏将张合阝切断水源,兵无斗志,导致失街亭、全军落败,断送了本有可能取胜的首次北伐。这是诸葛亮用人失察之处,事后他深为后悔,公开承认自己的过错,依然不失令人敬佩。
赏罚严明躬身力行
由于汉末法治废弛,特权阶层自恃法不阿贵,超然法律之上,贪赃枉法,作威作福,导致朝政日益腐败。有鉴于此,魏、蜀、吴三方从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出发,都十分重视严肃法治。相比而言,诸葛亮治蜀在执法上更为公正严明,从没有像曹操、孙权那样以触犯刑律为名清除异己或出言稍有不慎之士,杀戮无辜,真正做到了赏罚必信,不避恩仇,不存私见。同时,诸葛亮自己能以身作则,带头依法办事,并注意听取群僚意见,倡导集思广益,于治国理政整肃法治之中映现出其高洁的品格。
诸葛亮治蜀赏罚严明,自己躬身力行,使曾经受罚的人也表现出对他的尊敬佩服。李严、廖立得知诸葛亮亡故的消息,不是感到高兴,而是同样感到悲伤。他们同时觉得从此失去了复出的机会,再没有什么指望了。因为他们知道,诸葛亮有知人之明,诸葛亮在,也许有朝一日仍会想到他们。《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因在街亭之役中也负有责任,被诸葛亮处以髡刑(剃成光头),蜀亡陈寿归晋后任著作郎,他在著《三国志》之前,已编篡了诸葛亮文集。《三国志》里对诸葛亮的评价总体上也是公正的,称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可跟管仲、肖何相媲美,赞扬诸葛亮治蜀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
一个人的品格是表现在多方面的,是一个人才能和思想品德的综合反映,一个人志向、性格、能力、意志、气质等多种内涵的集中体现。诸葛亮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他杰出的智慧和才能。如经济上实行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政策,给百姓恢复和发展生产以有利的条件;发动士兵屯田生产,减轻民众负担;注意兴修水利,专门设置堰官和维护都江堰的人员;恢复东汉所废弃的盐铁官营,鼓励养蚕织锦,使盐铁和蜀锦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蜀中出现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畜积饶的繁荣景象。蜀中百姓所以对诸葛亮怀有很深的感情,关键在于诸葛亮治蜀创造了利国利民的业绩。
诸葛亮生活节俭,一生廉洁奉公,除了俸禄别无生财之为。他生前曾上表后主,表示家中衣食靠桑树、农田聊可自给,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的妻子黄氏,虽然黄头黑色,号为丑女,但很有才志,始终不弃。所有这些都是令人敬佩之处。诸葛亮不愧是富有我们民族特点的人格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