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距今已有264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人命节的节日,早于以端午节纪念屈原
200年左右。据《后汉书·周举传》记载:“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
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诸如此类历史典籍记载俯拾皆是。这里
说到的介之推和寒食节的关系,民间传说和典籍记载为:
春秋时期,晋献公晚年宠信骊姬,骊姬为使自己的儿子当上晋国的君王,先设计害死长公子申,
又计划将献公次子重耳陷害。重耳得到消息后,就与几名亲信逃亡国外。在逃亡途中,有的人因为无法
忍受逃亡的艰苦,而离弃了重耳,有的人则偷走了他的财物、辎重,致使重耳后来因饥饿而昏死在荒野
,左右从属无奈之际,有大夫介之推手捧肉汤喂入重耳口中。重耳苏醒后,疑问介之推:“这荒野之外
,连粮食都没有,您又从哪里找来这鲜美的肉汤?”这时重耳从属中有人发现介之推大腿上血迹殷殷,
惊呼而起,原来重耳所饮肉汤是介之推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熬制而成的。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
助下,返回晋国称王,号晋文公。晋文公对曾经追随他逃亡、复国的人们给予封赏,有的曾经抛弃、要
挟他的从属同样给予了封赐。但是“未尽行赏,周襄王以第带难出居郑地,来告急晋。晋初定,欲发兵
,恐他乱起。是以赏从亡,未至介子推,推亦不言禄,禄亦不及。推曰:‘献公子九人,唯君在矣。惠
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窃人之财犹曰是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西汉司马迁《史记》)于是介之推便携母至山西
介休绵山隐居。后有介之推邻人解张为介之推鸣不平,写《龙蛇歌》悬于宫门:“有龙于飞,周遍天下
。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号死于中野。”(西
汉刘向《说苑》)“文公闻之曰:‘嘻,此必介之推也。迁舍变服,令士庶人曰:‘有能得介之推者,
爵上卿,田百万。’”(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但是介之推母子归隐心定,无论晋文公如何呼唤都
不肯出山受封,文公无奈三面放火烧山,欲逼其偕母出山,但是赵衰、狐偃(随重耳逃亡的两名大臣)
自知功不及介之推,暗中使人四面举火,终于将介之推母子烧死在绵山之上。“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
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西汉司马迁《史记》)寒食节也就在此时
而设――“国人思介子死于火,因不忍举火,以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谓之禁火,亦曰禁烟。遇清明日
插柳于门,招推之魂,至今犹然。”(清代余自明撰《古文释义新编》)今山西省介休市即为当年的介
之推被焚之地,“介休”二字也就是介之推休安之所的意思。宋代绵山《回銮寺碑》记载:“当山有晋
文公忠臣介之推……上有敕葬陵墓,……每节清明,大地禁火。”清代《介休县志》载:“冬至后百五
日即有疾风骤雨,邑人为介之推断火一月……寒食之风实始此乡,旁郡县因而效之,竟成习尚。”介之
推既被焚而亡,晋文公“抚木哀叹,遂以为屐。每怀从亡之功,辄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足下之
称有自此始也。”(《东方逆·琐语》)
寒食节的设立,正是缘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不仅仅故事本身在被史学家、文学家历代记载、转载
的过程中,赋予了作者本人根据其所处时代的特点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且,寒食节在2640多年的发展过
程中,浪漫主义色彩愈加浓重,也恰恰因为如此,寒食节成为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一种浪漫主义的载体
,使中国古代人民在这一节日,充分展示自身的浪漫主义的意识形态,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记载了
中国古代人民在社会学、文学、政治等多方面极具价值的研究内容。
一、寒食节与中国古代社会
1、寒食节的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
寒食节原本是晋文公为纪念忠臣介之推而设立的节日,根据西晋孙楚《祭介之推文》说寒食节为
每冬一月。《后汉书·周举传》也有同样的记载。但是到了南朝时期寒食禁火的时间,则从一个月缩短
为三天。而至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提法已经是“盖清明前一日是也。”寒食节的时间为什么
越来越短?原因在于,最早时候的一月寒食,正是在每年隆冬季节,“老小不堪,岁多死者。”(《周
举传》)但是,人们又视介之推为神仙(见西汉刘向《神仙传》),怕神灵不乐见火,所以“每冬中辄
一月寒食,莫敢烟爨。(《周举传》)为此,三国魏武帝曹操、东晋后赵皇帝石勒、北魏孝文帝都颁发
过禁烟令之类的措施,但是寒食禁烟的风俗却依旧在民间广为流传。人民既然不愿意放弃寒食节的风俗
,官方只能采取其他措施来解决寒食节一月所导致的问题。主要的措施就是缩短寒食节的时间,其中最
有影响的是东汉时名重朝廷的尚书周举初在并州任刺史时,采用求神告庙之策,“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
,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据《潞安府志》记载:周举移书介庙后,断火改为三日。《
周举传》文中记道:移书介庙,断火三日,“使还温食,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但是,尽管寒食节从一月,改为几日或一日,最终使寒食节顽强而具有生命力的延续下来的原因则是因
为,寒食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的融入到了春暖花开,气候温和的清明节气当中。由此可见,在中国
古代的人民心目中,寒食节是不可以被禁绝的,如果非要禁绝的话就在形式进行一定的改变,比如缩短
时间或改变时节。这也正是中国人民族文化中常常体现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的处世哲学。寒
食节和清明节气相融,最终寒食节也被称为清明节,唐宋时期寒食和清明在表述上并无既定的章法,但
从有关的文献和历代文人墨客的作品中都可以得到证实,我们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其实就是寒食节。如: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清明即寒食。”宋代吴潜《满江红》词句:“柳带榆钱,又还是清明寒食。
”宋代苏轼《寒食诗二首》名曰:“自我来黄州,已见三寒食。”另一首曰:“临皋亭中一危坐,三见
清明改新火。”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壬戌清明作》曰:“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到了隋唐时期,与清明节气相融的寒食节,已经演变成为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同时也受到皇家
的默许。如果说汉魏时代寒食禁火主要在晋省,但隋唐以降,寒食节已经演变为国人拜扫之节。届时,
民间要禁火,皇宫要禁烟,士庶要展墓,皇家要祭陵。为适应“四海皆寒食,千里赶上坟”之俗,全国
上下要度休假日(唐代为“寒食假二日”或“给假拜墓”;宋代“休假七日”;金代“给假五日”;元
代,拜墓假三百里以内十日,三百里以外“计远近给假”)。一些朝代律令中甚至规定寒食节为“不理
刑名日”。由此不难看出,寒食节到了隋唐的时候确实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隆重的节日,再也没有帝王、
官府中人来对寒食节的风俗来加以阻止。至此,寒食节也逐步确立了“天下第一祭日”的地位。
至明清以后,寒食节的叫法逐渐被清明节的叫法所代替。但是其主要内容(祭介子、禁烟、展墓
等)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这一点可以从明、清两代的许多诗词中得到证实。如,明代诗人朱日藩《清明
扬州道中忆王端公》诗曰:“江花江草净春烟,北望空怀乘兴船。水国人家种杨柳,清明士女竞秋千。
客厨未乞龙蛇火,旅食频催犬马年。……”;清代诗人祝德麟《绵上》诗曰:“从者二三子,亡人十九
年。贪功臣亦缪,偕隐母真贤。忌板空残烧,清明尚禁烟。五蛇俱已空,无恙旧绵田。” 而民俗学者张
君虽然认为:“唐代以降,寒食地位日趋式微,但是”纵观这两个节日的演变、发展轨迹,我们可以很
清楚地发现这么一条线索,那就是,寒食节式微的时候,清明节就从一个单纯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大的
节日,这说明清明节的产生,是借用了寒食节的节期,寒食仅先于清明一两日,因而很自然地便被后者
借用了。这种借用的文化基础是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积淀下来的对年节节期的稳定的习惯心理。除节期
的借用外,清明节也借用了寒食节作为一个纪念性、祭祀性节日的内核,清明的祭祖扫墓之俗的深层结
构无疑就是纪念和祭祀。”(中国湖北大学张君《神秘的节俗》)。
纵观寒食节的发展、起伏直至后来能够成为盛大的节日、“天下第一祭日”,原因在于中国古代
人民对于介之推高风亮节的崇敬,渴望为官为宦之人都能够具有和介之推一样的高尚情操。这是中国古
代人民常有的一种情感,说明在封建社会时期,人民对于清正开明的社会、政治环境的向往。同时,寒
食节中加入祭祖展墓的活动后,完善成为一个至忠至孝意识、情操的载体――寒食节既要纪念忠臣介之
推,又要祭拜自家祖先,以尽儿孙孝道。“忠”与“孝”在寒食节中的融合,使得将“忠”、“孝”作
为立身、立国之本的中国古代人民有了形式上的表达方式,为忠孝思想在中华民族中的普遍传播起到了
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中国古代节俗与其他民族的古代节俗相比,有几个内容的表现是比较突出的,
而敬神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介之推为神在春秋后逐渐被民间和官方认同,是使寒食节在改革派的改革
中继续生存、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2、寒食节的活动对中国古代社会活动的反映
自唐以后,寒食节的祭拜活动在传统的寒食、禁烟、插柳等活动中,逐步出现了祭祖、展墓的风
俗,这一风俗的出现与中国自汉代以后形成的文化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自周代
传承下来的将敬祭祖先、孝道父母视为立身行事的根本,在经过了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后,中国
迎来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在此时期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政治的政策,结束了中华民族从东周末年开始的百家争鸣――各种学术、政治主张呼声并举的时
期,儒学中四维、八度的主张和对“忠”、“孝”思想、行为的着重强调逐渐成为主流的社会文化。这
一重大的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至唐朝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贞观之治”,使入学中的“忠”
、“孝”思想和自周代以来的“孝道”思想完全深入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每个成员的意识形态当中。因
此,在唐代最早出现了寒食节祭祖、展墓的活动,并非人们的凭空想像,而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社会
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有着紧密联系的,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过程
中,运用文化的教导作用,来改善、调节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的一个创造性举措。
因此,祭祖、展墓是寒食节中的重要活动之一。在唐朝以前,寒食清明展墓只是一种民间活动,
因此被叫作“野祭”,只是由于世代相传,逐渐成为风俗,所涉及的地区相当辽阔。北方地区以顺天府
为例,史载寒食清明日,这里“男女扫墓,担提尊酹,桥马后挂楮锭(纸活),灿灿然满道也。拜者、
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南方地区苏州府《嘉定县志》载:“清明前两日谓之寒食,人
有新亡者名新寒食……清明前后十余日,士女拈香,阗塞塘路,楼船野舫,充满溪河。附近村坊各以船
载楮帛、鸣金、张帜,交纳庙内,堆积如山。名曰解钱粮……”寒食清明中华大地“千家皆展墓,九原
飞纸钱”,“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
至唐朝开元二十年,唐玄宗从政治家、统治者的角度为给世人一个追贤思孝的机会,敕令“寒食
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从此,士庶人家展墓得到了礼经官文的支持,野祭也成为认同的拜扫
之礼。此后不久,不少官家人君也随入士庶寒食展墓之列。如,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7年)三月即下
诏文,让“常参官寒食拜基,在内听假月往返,他府州奏取进止。”不过,纵然是中国古代执政当局将
寒食节纳入法定节日,也并不是全面促成寒食节成为一个盛大节日的重要条件。寒食节之所以在隋唐以
后越来越隆重,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古代执政当局在认可了寒食节的存在、存在的意义的同时,更将寒食
节设为法定假日,这就使中国古代的人们有充分的时间、精力来参与到寒食节中,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丰
富起寒食节的内容。有关记载如:《册府元龟》记载,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寒食假已满,
因内鞠会(打球、踢球活动)未毕”,特赐百官再放假一天;宋代“休假七日”;金代“给假五日”;
元代拜墓假三百里以内十日,三百里以外“计远近给假”。古代寒食节,人们在这一举国放假的日子中
,挂“之推燕”于柳树之上,封火禁烟,吃寒食,以“束饭一盘,醴酪二盂,清泉甘水,充君之厨。”
;乡里社长挨家挨户用鸡毛查拨各家灶灰,鸡毛稍有焦卷,说明这家没有禁火,则罚香纸钱。(宋代周
密撰《癸辛杂识》);家家户户“生身不忘宗,千里赶上坟”形成了:“人家展谒坟墓,舆步壶浆,络
绎郊原,祭毕籍草衔环,递为酬劝,薄暮乃归。”,真实演绎着宋代张择端中《清明上河图》中的热闹
场面;“采柳枝供家神。”(河北《宣化府志》);“……,岁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
、游人以万计……”;“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柳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祀。”;
“清明时节花开时,望之如雪,公安袁宏道称此为卉木三绝之一。花树时人多负几案,携酒看饮树下,
暮则就宿于寺。”;寒食饮酒必不可少,唐代白居易有诗云:“此时无一盏,怎过艳阳天?”;“此节
城市尤多斗鸡斗卵之戏。“并将画卵、雕卵于节日期间以礼品相赠。
寒食节的活动,并不仅仅限于以上所谈到的祭祀、展墓、踏青、赏花、饮酒、蹴鞠、秋千戏等活动。有
这样几则史书故事可以使我们看到,在中国古代,人们在寒食节中并非哭哭啼啼,而是在祭祀、展墓的
严肃过后,尽情活动:“老父姓贾,名昌,生七岁能解鸟语音。玄宗还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
。及即位,治鸡坊(养鸡场院)于两宫间,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机房。选
六军小儿五百人,使训扰(调教)教饲。帝出游,见昌弄木鸡于运龙门道旁,召入为鸡坊小二。”这虽
然是在记载贾昌被选为鸡坊小儿的经过,但是可以想像当年寒食节的斗鸡如何兴盛,难怪明代陈继儒《
南都》云:“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还有拔河戏,不仅仅在民间盛行,而且在帝王宫中
也非常隆重,“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清明节,帝幸梨园。命侍臣为拔河之戏。以大麻绳两头系十
余小索,每索数人执之。。以挽六弱为输。时,七宰相,二驸马为东朋,三相五将为西朋。仆射韦巨源
,少师唐休因年老,随而踣(扑倒),久不能起,帝以笑为乐。”
寒食节,顾名思义,在这一节日当中是要吃凉的食物的。寒食在发展过程同样经过了单一到丰富
的过程。这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同样强烈地反映出古代中国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寒食节中的寒食首推之推
燕、子推蒸饼、蛇盘兔和青精饭
由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不难看出,当寒食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与清明节气融合,被执政
当局采取禁寒食不止,则适当引导的办法认可寒食节,并设为法定假日后,中国古代的人民有了充分的
时间、精力来参与到祭拜和游艺当中,枯燥的农耕、书仕生活规律得以在寒食节时按照自己所向往的生
活内涵来度过有限的时光,浪漫主义式的生活方式也得以在现实中展示给世人。
3、中国古代特殊阶层在寒食节期间的社会活动。寒食节的设立在与古代人民为纪念介之推的高风亮节,发展过程中寒食节丰富的内容所形成的习
俗,已经被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敬鬼神、立孝道的传统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因此说,寒食节在中国
古代社会的影响上及帝王,中至将相官宦,下至士农工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寒食节中除
皇家以外的一些特殊阶层在此期间的活动,更加体现出寒食节这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社会活动,对中
国古代的人们所具有的影响力。而中国古代的特殊社会阶层,则以他们的方式,通过行动反映出了寒食
节的浪漫主义色彩在传承的过程,已经潜移默化地浸入中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成员的意识当中,从而在
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他们在现实世界的一些行为和表现。
唐代唐宪宗时期,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被贬到广西作永州司马,遇到寒食节不
能回祖籍扫墓,写信给许孟容曰:“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顿地
。想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庸丐皆得上父母丘坟,马医夏畦之鬼,无不受子孙追养……然此已息望,
又何以云哉?”柳宗元为自己被贬在外,难以在寒食节这一天回到祖籍去展墓既遗憾、痛苦,又有深深
地自责,认为“马医夏畦之鬼”都会受到子孙的追养,而自己的祖宗在这一天却难以受到柳宗元这子孙
的拜扫。由此可见,在寒食节中祭祖、展墓、拜扫不仅对于庶民,而且对于像柳宗元一样的文豪、官宦
也同样具有精神层面的影响。与柳宗元有者相似遭遇和感受的,是在宋代时期的另外一位文豪――苏轼
。苏轼在被贬黄州体验着和柳宗元一样的感受,怀着和柳宗元同样的心情写下了《寒食诗二首》,其中
一首中说:“自我来黄州,已见三寒食。……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另一首说:“临皋亭
中一危坐,三见清明改新火。” 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很容易想到自己的祖先如果没有得到子孙的
祭祀,其于彼岸将是一件如何痛心的事情,而自己在这盛大节日时未出现在祭祀队列中,又是如何的不
孝不肖,而这对于中国古代的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罪恶。
而且在唐宋之后,官家认同的寒食拜扫礼节即宗庙祭奠已是恒式成例。此后的金、元、明、清朝代在寒
食节期间的祭祀都有专司官员经办。献果、宰牛、上烛、焚帛、读祝文等也都有成规。届时每遇行礼,
“文武诸司遗官一员,而以亲王或驸马,都尉主祀。若天下无事,天子于清明日亦或一行……藩王有来
朝者亦许拜谒……内外臣僚有事给过者必先拜谒,否则有罪。”可以看出,宋代以后中国在几个少数民
族(明代除外)统治的时期,寒食节不仅仅没有被汉族以外民族所以禁绝,而且在那时候寒食节甚至称
为了一项神圣不可乱的节日,内外臣僚有事情要汇报的时候,在这一天如不先行拜谒的话,就要吃上罪
罚。同时,“藩王有来朝者亦许拜谒”似乎是一种莫大的恩典。不难看出,寒食节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其
根植于汉族人民的精神当中的牢固难移,迫使少数民族的执政者也必须对寒食节采取肯定的态度,同时
,无论是少数民族统治者,还是藩王,遵守寒食节的祭拜规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融合、调节汉族与本
族之间关系、朝廷与藩邦之间关系的重要措施。
据《山东通志》记载,曲阜有孔林,为孔子先师墓,此地受天至精,历代规定一年两祀,即春天
寒食节、冬季十月朔日(初一)祭奉孔子。河南汝州郏县西三十里有三苏祠,传说为宋代大文豪苏轼与
其子(皆文定公)葬地,每逢寒食清明节,这里的守官和乡众都要来拜扫。另据《文潞公家庙碑记》记
载,宋代时文潞公(文彦博)、司马光一类朝廷宰辅重臣,在外立家庙,原籍有宗墓,每逢寒食节,家
庙与宗墓都要行祭祀之礼。
明代都穆《南濠诗话》记载:元代僧人圆至,本人工于古文,诗尤清婉。其《寒食》诗云:“月
暗花明掩竹房,轻寒脉脉透衣裳。清明院落无灯火,独绕迥廊体夜香。”由此诗我们不仅仅可以看到寒
食节禁烟的风俗不仅仅延续到了元代,而且连寺院里的和尚也会在寒食节这一天禁烟。由此可见,虽然
当时蒙古族统治中国,但是寒食节的风俗却非常盛行,在当时相对复杂的政治环境下寒食节依然是一个
非常神圣、隆重的节日,其生命力确实很顽强。
自明代起,寒食节举国上下的祭奠又增加了祭厉坛的内容,从而使寒食节的祭祀活动又有所丰富
,同时寒食节的浪漫主义色彩也进一步浓重。据《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各府州县及乡都立
坛行三祭厉。每岁清明节、秋七月十五、冬十月初一祭无祀鬼神。其坛设于城市北郊,府州各郡厉,县
各邑厉。祭物牲用羊三、、饭米三石。香烛、酒纸随用。乡厉凡各乡村每里一百户内立坛一所,祭无祀
鬼神同时,也求祷民庶安康,畜蕃兴盛。其礼仪注为先期三日,主祭官要斋沐更衣,移牒城隍。到祭日
将城隍神奉请于厉坛内,并让无祀鬼神名位奉陪左右两侧。《苏州府志》记载,每逢寒食清明前迎城隍
出郭,“香花仪从,盛况络绎山塘,游人杂沓。”
二、寒食节与中国古代政治
寒食节无论是诞生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能够说其延续的现实情况是纯粹的政治因素,但是
寒食节的发展,或者说寒食节之所以能够在隋唐以后迅速发展成为天下第一祭日,当时的执政当局确实
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不过,站在历史的长河之畔来看,古代中国执政当局之所以有这样的决策,并非是
出于丰富人民精神文明为目的,期间社会现象和传统文化对广大人民思想、精神的熏陶,在发展过程中
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说,寒食节不仅具有社会学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从社会发展的
宏观状况下对政治主体形成了影响和作用,并且促成了其自身的质变。
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晋文公当年设立寒食节以缅怀纪念介之推,一方面不能够完全否认晋文
公对介之推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另外一方面在古代中国很多功臣的下场莫不是在帝王获得最高权力之
后,或被杀戮,或被贬放,尤其是在春秋战国中国处于诸侯割据的“礼崩乐坏”的时代,这种情况的发
生是非常普遍的,故而依据此而揣测,晋文公当年设寒食节之举,实在是担心晋国初定,若传出自己背
弃曾经的救命恩人,并且将其烧死的消息,对于自己和晋国都是大大的不利――民心涣散、朝廷失信将
导致晋国再次陷入危机。基于这样的情况,晋文公设立寒食节的考虑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也正因为此晋
文公才会用很强有力的措施来推行寒食节,一方面以此告慰恩人介之推,一方面以此向晋国人民证明自
己并非忘恩负义的君王,只是求贤心切而铸成大错。为此,晋文公为使自己的形象不受损害,自然会采
用一些很政治化的手段来挽回自己的过失――寒食节家家禁火寒食,如果违反则要处罚,或者到介公庙
卜卦,卜到吉,可燃用木炭,如卜到不吉,则宁让死也不让用火。(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这种政治
化地处理个人感情或亲情的情况,不仅仅是晋文公的行为,中国自汉以后儒学逐渐称为国学,孔子受到
了皇家的尊崇,因此皇家总会把自己的一名公主许配给孔子“大成衍圣公”的世袭子孙,一方面以表示
皇家对孔子、儒学的尊崇,一方面以收罗天下读书人的心。
在这样复杂的个人感情和政治思想下设立的寒食节,被东汉桓谭谈到的时候,是抱有“……,隆冬不火
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王者宜应改易。”的意见。但是尽管桓谭这位当时著名的哲学家、经学家有这
样的意见,寒食节“隆冬不火食五日”到后来不仅仅没有被“改”或“易”,却发展成了“士民每冬中
辄一月寒食”。由此可见,在汉代尚未对寒食节从立法上来给予支持、肯定的情况下,寒食节从“五日
”增加到“一月”,说明民间的百姓对于寒食节确实抱有很深厚的感情或者很深厚的信仰的。故而到了
周举的作并州刺史的时候,看到当时的人们视介之推为神灵, “……。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
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小不堪,岁多死者……。”的情况,从官方或者是从政人
员的角度是这样折中的来处理这一问题的: “乃作吊书以置之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
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又有一说其文为:”春中寒食一月,老小不堪。今则三日而已。“
桓谭作为一名哲学家、经学家虽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仅仅作为一名学者从事实上来看他并
没有使寒食节的风俗革除,那么按照他的想法:“王者宜应改易。”汉末时期的曹操算是一名对寒食节
改易的王者了。曹操曾经在一次北上太行山的时候,备尝冰雪溪谷之苦,其名作《苦太行》句曰“北上
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催……”这次“苦寒行”中又闻“太原、上党、西河、雁
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且北方冱寒之地,老少赢弱,将有不堪之患”,于是下“禁
绝火令”,令文中规定:“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潞安府志·曹操禁绝火令》)。不过,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曹操的禁绝火令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他的初衷
,寒食节不但没有被禁止,反而在后来越来越繁荣起来。
另一位王者,东晋时的后赵皇帝石勒,曾于东晋成帝六年(即后赵建平三年,公元331年),下过
与曹操类似的禁绝火令、禁寒食令,结果次年一次史无前例的大冰雹起自西河介山,冰雹大如鸡子,平
地三尺,行人禽兽死者万数。冰雹所到处,太原、乐平、武乡、赵郡等地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
。于是石勒便问徐光下冰雹的原因,光曰:“去年帝不该禁寒食。帝乡之神介之推,历代为世人所尊,
介山左右之田为晋文公祭结子推田,这一带百姓奉祀介子推,士民们愿寒食禁火可任其随便。帝纵不能
让天下人心同尔。”于是,勒乃下诏书曰:“寒食既并州旧风,朕生起俗……之推历代攸尊,请普复寒
食,更为植嘉木,立祠堂,给户奉祀。”(晋书·石勒传)。由此可以看到,石勒虽然也是一位具有开
拓性的帝王,但是最终为了顺天应人,也只好放弃禁绝寒食节的命令。
再有如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二月,魏孝文帝也下令禁止国人停火寒食,他虽然不像曹操
和石勒一样极左,下了内容为:“……除介山之邑听为寒食,其余禁断。”的诏文但是正是自南北朝以
后,隋朝建立,寒食节却逐步呈现出了一个盛大节日的头角,时间逐渐于清明节气相融,内容逐渐丰富
,被官方也越来越肯定、重视起来。
在这历史上三名极其具有改革意识和作风的帝王,为了领地百姓能够不在寒食节中继续寒食的改
革失败的情况来看,统治者当时的目的是不希望自己的臣民在这一节日中有所损害,从而危急到自身政
权和朝廷利益。于是采用了这样的措施,但是中国古训有云:“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
。”他们所忽略的问题在于,尽管从政治、军事斗争和爱民的角度来说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所忽
略的是人民在精神方面的对榜样、信仰的需求,以及对传统文化影响得力潜意识接受,因此最终尽管有
严厉的刑罚,却依旧没有能够达到初衷。
但是隋唐以降,寒食节隆冬禁火寒食所引发的问题,起初的时候依旧存在,同样作为帝王的他们
也不希望自己的政权和子民们因隆冬禁火而导致的现实问题出现,不过他们所采取的方法却是中国古代
政治思想在发展中,帝王们逐步总结出来的经验:对于百姓中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疏而不堵”的办法
——这一办法和孔子的“循循善诱”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传统礼仪、风俗采纳孔子及儒学“复
周礼”的思想。针对寒食节的问题来说“疏而不堵”和“复周礼“,以唐玄宗将寒食节及其禁火、寒食
、展墓(这一时期寒食节已经融入到了清明节气当中)等内容,纳入国家的五礼之中,将其内容加以丰
富和规范。唐以后的历代帝王也都采取这样一种办法,通过立法来认可寒食节的存在意义、合理性和必
要性的同时,还通过立法执法等行为、措施来引导、教育人们一些不太合适的节日活动内容。来修正一
些不太合适的节日内容。这样在政府作出一些让步,又有所坚持的情况下,作为只想保留自己的节日和
精神信仰需求的百姓们自然就不会冒大不违而以身试法了。
再到后来,蒙古族、女真族、满族(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候,由于寒食节的风俗已经完全成为当时士农工商生活中、习俗中、精神层面中的一种固有生活方式和需求,他们也只好像石勒及隋唐以后的帝
王们一样顺天应人。同时, 这些少数民族中聪明的统治者们意识到,占有其子民多数量的汉族人,是需
要他们这些“外族”人去积极征服(武力征服和精神征服)和改善关系的,因此对于汉族人特别看重的
一些事物,如寒食节,所给予的重视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前朝,比如,元代在寒食节的时候,就有
一个非常人性化的措施,即每岁寒食节,三百里以内的放假十天,三百里以外的“计远近给假”。
由这些丰富的历史事件所展示出的寒食节“风波”,可以看出寒食节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一个 民间社会活动,但其本身被晋文公所赋予的一些负面效应,对古代中国统治者的统治形成了一定的危机
,但是聪明的古代帝王们在充分总结经验教训之后,充分把握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心态,以具有中国传统
特色的“顺天应人”思想为核心,采取“疏而不堵”的方式,最终非常成功的通过种种政策、措施、立
法消除了一个被广大人民固执的社会活动所可能导致的统治危机的因素。并且在此基础上,巧妙引导人
民的思想、行为,成功的使寒食节的活动服务于统治阶层对人民的精神、思想的统治——使古代中国人
民,在行为和思想的特点上,深深烙有“忠”、“孝”的思想和观念,充分体现了《大学》中所说的:
“欲平天下者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必先齐家,欲齐家者必先修身,……”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安邦定
国、修身处世的思想。
三、寒食节与中国古代文人的哲学观及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诗词的鼎盛时期,是在唐朝至宋朝的这一时期。而这一时期,恰恰也是寒食节被官方认可并迅
速发展的一个时期,因此这个时期的诗词文学作品中有很多与寒食节有关的作品。
寒食节节日前后诞生的很多诗词,豪放者有之,婉约者亦有之;抒情者有之,抒怀者亦有之;洒
脱者有之,惆怅者亦有之。在这一盛大的节日,古代文人们的诗词内容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在 “学
而优则仕”为文人群体主要支配思想下所产生的复杂心理和情感――古代很多文人都希望通过隋朝以来
建立的科举制度来获得仕途,以其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中国古代文人的最高理想――辅佐君王“治国平天
下”,以实现其人生的自我价值实现。但是,很多文人一生谋求仕途晋升和实践理想的过程,却因为封
建君主制的“人治”而充满了坎坷和艰辛。这一普遍现象直接导致了中国文人在隋唐乃至此后的时期迅
速发展成为两派不同的中国传统处世哲学观念的队伍,一种是以“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来去随意,
任云卷云舒”为处世方式的豪放派,这一类文人他们洞察了古代科举和仕途中的政治风云莫测的本质,
并且坚定地放弃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努力,以中国道家的“清静无为”为处世准则,只涉及充满浪漫主义
色彩的生活方式,对于政治等国家问题以冷眼旁观的方式予以对待,并在诗词作品中以嘲讽的方式予以
批判;另一种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哲学的婉约派,这一类文人他们拥有强烈的通
过参与到国家政治当中,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但是他们又不能够对于政府最高统治者――君王抱有
绝对的信任态度,因此在君王恩宠的时期,信心十足地来开展自己的事业,并时刻提防君王对自己的信
任程度的下降而可能导致的流放、免职、降职、杀戮的可能性,而在失宠之后,又迅速地收敛自己的锋
芒,或是表示忏悔求得君王的谅解,或是为了避免更糟糕的噩运降临自家和家族。但本质上他们却是以
儒家“达则兼济天下,贫则独善其身”为处世的法则,当政治上失落的时候――即“兼济天下”、“治
国”的目标遭到挫折以后,则会选择“齐家”和“修身”。这样在人生的起伏过程中,使得心灵敏感的
他们不免有了北宋政治家寇准《巴东寒食》诗中:“春雨萧萧寒食天,远行犹在楚江边。人思故国迷残
照,鸟隔深花语断烟。薄宦未能酬壮节,良辰空自感流年。因循未学陶潜兴,长见孤云倍黯然。”的中
国传统文人的婉约、惆怅的心态。
在隋唐寒食节与清明节期相融合后,春暖花开,万物竞荣的时间,寒食节丰富的节日活动中,举国放假
,家家出户展墓祭祖、踏青郊游、嬉戏玩耍,因此文人们就不免触景生情地尽情抒情、抒怀, “豪放派
”文人吟诵“清溪一道穿桃寺,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
,秋千竟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朝·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和“婉约
派”文人吟诵“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之推。(唐朝·孟云
卿《寒食》),两者之间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个人心理、情感的活动,因为寒食节的特殊情境恰恰得
到了充分的展示。
下面列举几位古代文人的诗词作品,来进一步反映古代寒食节期间,中国文人身处寒食清明特别的
环境中,作为个体是如何代表了整体的普遍哲学观的。
唐朝的王维和孟浩然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典型的“山水诗人”,二人一生奉行“清静无为”的人生哲
学,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山水田园闲情逸致风格、内涵的诗作,这些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充分反映了
王、孟二人所具有的浪漫主义气质。王维在寒食清明期间曾创作过多首佳作,如:“广武城边逢暮春,
汶阳归客泪沾巾。落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维《寒食汜上作》)“大堤行东处,车马
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绰,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再如唐朝
孙逖《和常州常伎君寒食夜》“闻道清明近,春庭向夕阑。行游春不厌,风物夜宜看。斗炳更初转,梅
香暗里残。无劳秉华烛,晴月在南端。”唐武宗曾拜相后淮南节度使与白居易交往甚密的李绅在《江南
暮春寄家》中写到:“洛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寻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
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来。向到心指寒食近,潜听喜鹊望归来。”唐朝王建的寒食《宫诗》曰:“射
生宫女宿红妆,请得新弓各自张。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
球。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宋朝文学家王禹偁《清明》诗曰“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
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同是宋代的晏殊在词牌《蝶恋花》中填词曰:“六曲
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细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
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从这些栩栩如生的描述和浪漫活泼、诙谐的表达
,可以看得出豪放派的诗人恬静、诙谐、愉悦、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他们善于发现节日生活中积极、快乐
的因素。
而与此相反的婉约派,在寒食清明期间却惆怅大增,“凄凄惨惨戚戚”起来。唐代白居易曾因挚友
韦应物被贬虔州,于寒食清明时赋诗云:“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饧和冷粥,出水煮新茶。欲别
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面对挚友仕途受挫,白居易也不免伤怀,因此他对
寒食清明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视而不见,只是感到“寂寞清明日……此地已天涯”的抑郁。这根本的原
因也正是在谋求仕途通达的努力之下,却总是怀有“伴君如伴虎”的压抑。而他的这位挚友韦应物也着
实是个婉约大家,其诗《寒食寄京师诸弟》曰:“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寒食节家家展墓,被贬在外的韦应物却难以在祖宗坟前拜扫以尽孝道,心生惆怅
“把酒看花想诸弟”原因是想到了“杜陵寒食草青青”。可见韦应物在仕途受挫和寒食节难以回家拜扫
祖宗陵墓的双重消极思想的作用下,虽然江水消冻,流莺欢鸣却难以有所欢愉。唐代著名的婉约派诗人
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几经贬放,其在《寒食行次冷泉驿》诗中云:“归途仍近节,旅宿倍思家。独夜三
更月,空庭一树花。介山当驿秀,汾水绕关斜。自怯春寒苦,那堪禁火赊。”这受诗充分展示了古代文
人在谋求仕途的过程中,一旦受挫对于家的思念往往是非常强烈的,这一强烈的情感恰恰是基于中国传
统中的宗祖情结,以正可以反映出中国文人在“平天下,治国”的目标受挫后,则退而求其次,对于家
齐、家安予以无限寄托和思念。宋代仲殊《蓦山溪》填词云:“黄金线软,玉露生轻润。青豆破初芽,
拂烟痕一枝独女敕。东风着意,不放舞时闲,春渐暖,柔无力,悠悠怨和闷;旗亭带晚,又是近清明。
惹尽别离情,约啼莺深深与问。灞陵伤感,入阳关,攀折处,我无心,行人自多恨。”仲殊作为一名当
时的进士,后来出家作了和尚,原因也恰恰在于仕途的坎坷给他造成的打击,予以遁入空门,却依旧难
以在寒食清明睹物之际,消除作为一个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思想给其带来的潜意识当中的“悠悠怨
和闷”。
同时,因为寒食节的最初设立是因为晋文公纪念割骨奉君的忠臣介之推,因此中国历代诗人们对于介之
推、晋文公怀念介之推的举措,结合自身的情况在诗词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并展露了自身的心理。这些诗
词中的个人情感和心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都表现出了中国文人的人生哲学观。晚于介之推200多年的伟
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政治上失落后,曾在投江之前的绝笔《惜往日》中这样写道:“……介子忠而
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政治上失落的屈原,看着楚怀王不听自
己的意见而“弗省察而按实兮,听谗人之虚辞。”最终国破家亡的祖国河山,深深感到自己被楚怀王遗
弃后的痛苦,想到晋文公无意烧死介之推后尚且无限追忆,而楚怀王昏庸至极地把他流放,导致了国破
家亡后又会如何对待他?会想晋文公对介之推一样“寤而追求”吗?因此发出了:“不毕辞而赴渊兮,
惜壅君之不识。”的感叹。从屈原开始,后代政治上处于失利的文人们在寒食节的中一天,都会有像屈
原一样来追忆介之推,以此来表达自己人生目标无法实现的内心痛苦和对国家命运、自身命运的感伤。
唐代王昌龄晚年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曾在《寒食即事》诗中云:“晋阳寒食地,风俗旧来传。雨灭
龙蛇火,春生鸿雁天。泣多流水涨,歌发舞云旋。西见之推庙,空为人所怜。”具有浪漫主义气质的王
昌龄在寒食节这一天想到千古忠臣介之推的经历,感慨自己的命运的悲惨,而在恍惚之间看到了之推庙
。同一时期的唐代诗人卢象在《寒食》诗中对于介之推的一生予以评价,以暗喻的手法抒发自己理想中
的仕途前景:“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
山河气,风雷御宇神。光烟榆柳火,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晚唐诗人胡曾,咸通年
举进士不第,仕途谋求“治国平天下”办法受阻后,只能为他人做幕僚来安慰失落的心灵,其《寒食吊
介子推》诗云:“羁绁从游十九年,天涯奔走备颠连。食君割肉心何赤,辞禄焚躯志甚坚。绵上烟高标
气节,介山祠壮表忠贤。只今禁火悲寒食,胜却年年挂纸钱。明朝广东参政林魁《题介子祠》诗云:“
年年寒食动春愁,生不明心死不休。但使亡人能返国,耻将股肉易封侯。山中松柏烧难尽,深后封疆草
自秋。千古清风祠下水,东风停旆噉寒流。清朝郑起昌有《介子祠》诗云:“自古功成退,贪天何足云
。从亡曾诀母,偕隐岂要君。霸业龙蛇聚,封田鸟雀耘。至今寒食祭,桐庙入斜曛。”
从历朝历代的文人们在寒食节对介之推的追忆,不难看出介之推所承载的忠孝清烈的精神在中国古代,尤其是文人的群体当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人们与普通的民众从信仰“神”的心理来祭祀介之推
不同,他们在寒食节期间祭拜介之推,是因为介之推一生的经历和其身后晋文公对他的追思,使中国古
代文人对此有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他们既在传统“忠”的思想下,希望可以将自己的“治国平天下”
的才能奉献给国家,同时对于帝王们又常常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
也还是抱有坚定的报效国家的心理走上了政治道路,很多人遭受了政治上的挫折,于是又专而希望自己
对于国家、君王的忠诚可以想晋文公认识介之推的忠臣一样明晰,即使自己生前不能够被君王所认可,
死后也希望被君王像晋文公追思、追封介之推一样予以正名清白。因此,这就又反映出中国古代从政文
人对于“名节”的追求,即活着的时候不能够被君王认可的话,就希望死去以后能够被君王认可,以求
获得后世对其一生忠君爱国的认可。
由于寒食节的发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被客观地赋予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传统文
化的内涵,因此在这一节日期间,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文人们对节日的主观理解就出现了截然相
反的表现,这不仅仅是因为寒食节本身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的因素所导致,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
统文化赋予了寒食节如此众多的感人的内涵所奠定的条件。
四、寒食饮食与中国古代道教养生
如果说因寒食节而表现出的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社会的关系中,所反映出的浪漫主义成分相对含
蓄的话,那么寒食节期间必不可少的寒食食品所承载的道教养生文化,其浪漫主义则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同时这一浪漫主义的表现,对于中国传统的道教养生文化予以了经典的演绎。
寒食节因为自春秋至南北朝时期,时间为每年冬至的时间,气候寒冷却要禁火寒食,因此客观上就需要
在此时间内,人们既要吃食物,同时要保健。而中国传统的养生思想是“食补为主,药补为辅”,因此
寒食节前期的因素就使得寒食节中的寒食食品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保健寒食或养生寒食。而从春秋至
南北朝近一千年的历史中,寒食食品的养生功能、保健功能也形成了一种传统,被后世在寒食节中所继
承和发扬。
首先,寒食节在春秋至南北朝的时期,隆冬禁火寒食,人们为了在此期间调养身体,以抵御吃隆冬
寒食而带来的身体不适,于是有意识地通过补充大量的糖来增加身体的热量。因此古代寒食节主要的食
品有饧。饧即现代饴糖,《楚辞》中名炬粉,《齐民要术》中名环饼。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讲到
,饧是用麦或谷芽,同诸米熬煎而成。介之推被焚之绵山辖地――介休,冬令保健食品贯馅糖即是古代
的饧演变而成的传统食品,如今,制作贯馅糖也是用大麦麦芽和小米糖化,熬制成糖。糖馅中配入绵白
糖、玫瑰酱、桂花酱、核桃仁、果脯、青红丝等。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唐朝孙思邈《千金方》记载:“
鱼脐疗疮,寒食饧之良,干者烧灰。”唐朝薛用弱《集异记》载:健将刑曹进眼中恶疾,以寒食饧点之
,用之清凉,顿感减酸,最后痊愈。寒食饧是古代寒食节中主要的食品中的一种,直至唐代依然,如“
海外无寒食,春来不见饧”、“萧声吹暖卖饧天”,“市远无饧供寒食”等诗句都可以证明此点。
古代寒食节期间另外一种主要寒食是青精饭。如果说寒食饧是以“药补不如食补”的传统养生思想
而产生的食品的话,那么青精饭则是依据养生应“采天地精华”的道教养生思想而产生的。因此,青精
饭又被道家称为“青精干石饭”,做法是将南烛枝叶捣碎取汁浸米,蒸出的饭呈青色。按宋朝林洪撰《
山家清供》讲,青精饭不仅为普通百姓青睐,更是被神仙和道教养生家所看重的――《本草纲目》中就
讲到“寒食日采南天竹叶,渍水染饭,能资阳气。”《零陵总记》中也讲到青精饭:“……,青而有光
,食之,资阳气,道家谓之青精干石饭。” 《上元宝经》讲:“子服草木,五气与神通,子食青烛之津
,命不复殒。”唐朝诗人杜甫就在诗中说到:“岂无青精饭,令我颜色好。”可见,古代的人认为在寒
食节这一天采集来的南天竹叶中是融纳了天地之间的阳气的,如果食用就可以补到先天的阳气,从而达
到资阳养生的功效,使寒食节禁火寒食不仅不伤及身体健康,反而利用了这一时节的有利因素来养生健
体。
寒食食品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食品逐渐被古代的人们发现了其养生药用的功能。如:寒食节的
另外一种食品“寒食桃花粥”被《本草纲目》认为:“可治咳嗽、下血、气调中。”同时,《本草纲目
》还记载:“寒食饭即馈饭,烧研末饮服,治伤寒食腹。”、“小麦蒸饼(介休当地有小吃,名为子推
蒸饼,与其近似――作者按),凡药所需,且能治疾。唯腊月及寒食日蒸之,至皮裂,去皮,悬之风干
。用时水浸胀,擂烂,滤过,用此物和脾胃及三焦,药甚易消化。”这于寒食节为纪念介之推而做的“
之推面燕”或曰“之推燕”有相似之处,山东《沂州志》载:“清明作面燕,插柳于上,阳干,专治小
儿泄泻。”……明朝高濂《遵生八鉴》载“寒食梅花粥”:“收落梅花瓣,净用雪或冰水煮粥,侯粥熟
,将梅瓣下锅,一滚即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节的各种寒食食品所具有的养生药用功能不一而足
,是中国古代人民在寒食节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承载了道教“天人合一”、“道法
自然”的养生思想。而且可以看出,寒食节的食品有饧、寒食粥、寒食饭、寒食饼、青精饭等种类众多
的节日食品。
不仅仅如此,随着寒食节和清明节气的融合,中国历史悠久的茶道和酒道文化,在这一天也与寒食节的
养生文化发生了一定的融合。比如,隋唐以降,寒食节期间家家寒食,人们除将每日食品赋予了养生药
用的功能,同时利用清明节气,将采新茶、饮新茶的活动和寒食节的祭拜祖先、;吃寒食进行了融合。
如《苕溪渔隐从语》记载:“唐茶唯湖州紫荀入贡,每岁清明日贡到,先荐宗庙,然后赐近臣。”据明
朝医学家王好古与李时珍论:“茶体本轻浮,采摘时芽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
中之阳,可升可降,利于头目……清明前采者上,谷雨前者次之,此后皆老。”由此可见,如此具有养
生功能的清明前的新茶,在人们寒食之后恰恰是一种有效调节身体机能的保健品,故而古代人们尤其是
皇族对于寒食清明期间的新茶有“春风三月贡茶时,尽逐红旌到山里。茶成拜表贡天子……十日王程路
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的急迫了。
寒食节期间每日寒食,酒在此时就成为刺激人体热能扩散的必不可少的饮品。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
有《赋得何处难忘酒》诗云:“此时无一盏,怎过艳阳天”的抒情。因此,中国古代的人们在此节日期
间,对于饮酒养生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因此,在寒食清明期间,饮酒、造酒的格外用心就显得理所当然
,如《新宁县志》记载:“清明日清晨以瓮畜水。经数月而味色不变,谓之清明水,造酒尤佳。”
从寒食节食品的丰富的养生功能来看,可见中国古代人民对于寒食节的执著――纵然寒食节禁火寒
食对身体健康有所影响,但是中国古代人民宁愿充分运用中国古代道教养生思想和医学理论来改善节日
条件,也不愿意放弃寒食节。从中国传统节俗思想的角度来看,说明寒食节所承载的对精神榜样、神的
信仰,以及强烈的宗祖思想,在中国古代人民的意识形态当中,具有深刻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五、中国当代社会的意识形态与寒食节的没落(或部分没落)。
随着社会的发展,寒食节及寒食节的内容,自清朝以后逐渐没落,发展至今仅仅有展墓一项遗存,
但使此项活动的传统文化性也逐渐见少。这一现象的发生,与中国的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战争、
社会主流思想的变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首先,清朝末年,由于清朝政府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了中国于外界在文化、科技、经济等多
方面的交流不足,造成了国力的相对下降,最终导致了被西方列国入侵的现实。国人中为抵御侵略,采
取了引入西方文化、科技等思想和措施。至清朝灭亡,孙中山领导的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的“五四新文
化运动”,社会的主流意识采取了对中国传统思想进行严厉批判的态度,认为中国在清朝末年之所以出
现了各种各样不尽如人意的现实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导致的。故而这一时期,一些具有极左思想的
文人、学者乃至政府官员、军队要员,都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摒弃的态度,尤其是对无神论思想和反
对偶像崇拜思想的传播和推广,使寒食节对神的信仰和对“忠”的信奉出现了迅速的怀疑风气,这就从
根本上动摇了寒食节作为中国传统重要节俗的立足点,使得寒食节开始没落。
但是,在此时期,多数社会底层的、文化思想有限的人民们开始具有无神论思想和摒弃偶像崇拜思
想,是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对于传统文化从最高政治角度予以一概否认所到的。在此时期,
不仅仅是寒食节,几乎所有中国传统节俗都遭到了冲击。从而寒食节开始迅速没落,逐渐被当代中国人
所陌生和遗忘。
到目前,当代中国人几乎很多人不知道明朝以后所谓的清明节,其实就是被当时的政府在节名上置
代了的寒食节,很多人对于寒食清明节的认识仅仅是一种悲泣的扫墓祭祖活动,而全然不知道中国古代
的寒食节是一个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经典演绎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盛大节日,在这个节日中,古代
人民怀着敬畏的心情祭祀介之推,怀着缅怀的心情拜扫祖先陵墓,怀着愉悦的心情迎接生命的复苏和理
想生活方式在这一天为生活所带来的乐趣,为精神所带来的慰藉。因此,寒食节的保护,因为曾经影响
过我们的祖先,显得如此重要; 寒食节的保护,因为现在被我们所遗弃,显得如此紧迫; 寒食节的保护
,因为将来她依旧是中华民族文化延续的重要载体之一,才如此具有意义。
拯救寒食节吧,她承载了中国人传统的浪漫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