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义军首领兵败出逃,后在海外建国,被梁启超称为“殖民伟人”

  或因为讨生活,或出于躲避战火的考虑,在明清两朝,一大批中国人迁徙至东南亚发展,其中还有人在此建国称王,堪称奇迹。在这些据地称王的华人当中,占据印尼苏门答腊岛的“飞龙国主”张琏,便是典型代表。

  张琏是中晚明人,生于广东省潮州府饶平县,虽然出身微贱,但为人有胆略、讲义气。张琏年轻时曾担任小吏,因为受不了上司的贪鄙苛酷,一气之下辞职回家,在乡间秘密组织“白扇会”。不久,当地族长向官府告发张琏,后者一怒之下杀死族长,并率会众投奔大埔县农民军首领郑八,成为后者手下的得力干将,郑八去世后,又被部众公推为首领。

  张琏领导农民起义,并自建“飞龙国”

  张琏虽然是穷苦农民出身,但在打仗方面却是无师自通,面对官军的屡次围剿,每每都能克敌制胜,所以没几年时间,影响力便越来越大,部众发展到10万余人。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五月,张琏接受部众的推戴,在饶平和漳州的交界处的柏嵩关建立“飞龙国”,并自称“飞龙人主”,正式树立反明的旗帜。

  张琏自立为王后,并没有着急向周边用兵,而是在乌石埔建立大本营,并在周边依照山势修筑数百座山寨,以便拱卫乌石埔的安全。与此同时,还在饶平、平和、大埔3县交界处开荒种粮,以积蓄军需物资。经过这一番精心的准备工作后,张琏的势力更加强盛。

  张琏四处出击,一时间威震东南

  第二年(1561年),张琏发布“下山令”,分兵三路出击闽、粤、赣、浙等4省,其中张琏率主力3万人进攻福建,然后回师掠地浙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三路“飞龙军”连战连捷,攻陷城池数十座,并将军队数量扩充至20多万人,一时间威震东南,令朝廷震惊不已。

  面对“飞龙军”连战连捷的局面,两广提督张臬奏请调遣十万“狼兵”,会同四省官军联合围剿,并得到朝廷的同意。“狼兵”是广西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以彪悍武勇、善打硬仗闻名,其战斗力足以摧毁任何对手(“狼兵鸷悍,天下称最。”见《赤雅·卷上·狼兵》)。这样一支生力军加入到“讨贼”系列,“飞龙军”面临的局面可想而知。

  面对官军重重围剿,张琏损失惨重

  不仅如此,朝廷为尽快消灭张琏,又派遣都督刘显、参将俞大猷率官兵20万,兵分六路进行围剿。刘显、俞大猷皆是抗倭名将,素以多谋善战闻名,用二人来对付张琏,简直再合适不过。果不其然,“飞龙军”遭遇多路围攻连战连败,不仅把占据的城池全部丢失,还丧失绝大部分主力,甚至连乌石埔都被俞大猷趁虚攻破,结局要多惨有多惨。

本文链接:https://famous.a8z8.com/guoxuewenhua/58595.html【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